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91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从波浪及泥沙运动的相似律出发,得到海滩模型的基本相似准则,并采用天然沙的正态模型进行海堤前砂海滩的冲刷试验,试验结果可为海滩剖面的维护及海堤布置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2.
西部大开发中甘肃荒漠化态势及其防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化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退化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甘肃省是我国西部荒漠化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有近1/3的土地处于荒漠化. 扭转荒漠化态势应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 防治荒漠化需要科学地恢复和重建这些地区的自然植被,植树种草要遵循植被演替和生态学规律,对有限的自然资源要适度开发利用,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3.
基于形态学的土地荒漠化遥感图象纹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貌环境不仅影响土地荒漠化的速率,而且制约土地荒漠化的方式和空间分布规律。地貌类型、特别是地形起伏程度对荒漠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荒漠化方式上,其次表现在荒漠化强度上。遥感影象本身通常都包含着灰度和空间信息。本文利用数学形态学进行纹理分析,从腐蚀运算结果抽取纹理特征、利用形态学运算抽取分形参数作为纹理特征等,从而提取地物的空间结构信息。利用纹理结构参与土地荒漠化遥感分类,大大提高了土地荒漠化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94.
闫妍  黄凯燕  胡宝清 《广西科学》2018,25(5):620-624
【目的】阐明石漠化演变的过程和机制,为下一步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方向和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契合喀斯特地区景观特点的亚米级卫星数据,使用指数分类法提取2003年和2013年研究区不同等级石漠化信息,对研究区石漠化空间格局和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指数分类法分类精度评价结果显示,Kappa系数大于0.8,且野外验证精度为85%,说明解译结果可信。2003—2013年,研究区石漠化面积从96.55km~2减少至88.97km~2,石漠化面积呈现减少的趋势,总体减少速率为0.76km~2/a;无明显石漠化增加速率最大,为20.11km~2/a,轻度和中度石漠化演变速率为-0.23km~2/a和-0.02km~2/a。虽然不同等级石漠化面积之间均有转化,但是向无明显石漠化转移的面积(7.65km~2)大于向强度石漠化转移的面积(3.04km~2)。演变方向上,石漠化轻度改善的面积最大为10.56km~2。【结论】研究区整体的石漠化状况有所好转,总体上石漠化治理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轻度恶化的面积(6.08km~2)也不容忽视,需要对石漠化治理工程效果进行巩固。  相似文献   
95.
石漠化是岩溶地区脆弱的岩溶地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现象,它的产生与岩溶环境条件直接相关。通过对流域内的岩性、地貌、岩溶形态、表层岩溶带、地下管道在岩溶水系统中构成的水文网络及动态变化等岩溶环境特征的调查研究,论述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及其产生的后果。根据石漠化的分布现状与岩溶环境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石漠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6.
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特征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彭琴  林昌虎  何腾兵 《贵州科学》2006,24(3):66-70,80
贵州喀斯特山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以及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高达40%以上,由于贵州特殊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环境、以及人口压力过大,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水土流失以及土地石漠化已成为贵州省生态环境中最突出的问题.自1980年以来贵州广大科技工作者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使局部地区得到改善,但总体不容乐观.本文在总结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因地制宜,提出经济、有效、合理的适宜贵州喀斯特地区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7.
采用比色法、大幅度降温法和冰冻法,对鄂尔多斯沙区碱湖的钝顶螺旋藻低温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9.3μmol·m~(-2)·s~(-1)连续光照下(7 d),该藻生长的最适温度的最低点约为24℃;温度从35℃骤降到13℃时其能够缓慢生长;在-18%冰冻后依然可以复生;其对低温的适应特性是引进品系所不具备的。研究可为我国螺旋藻产业所需的低温型藻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对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针对目前荒漠化防治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防治的总体思路及优化模式。指出目前荒漠化防治工程中应充分尊重基本的生态学规律,实现荒漠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加强组织与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按照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模式开展荒漠化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京都协定书>中提出的清洁发展机制及其目的,阐述目前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程度及其生态治理的现状,并探讨清洁发展机制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生态治理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砂性土层中复合桩基的沉降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预测高层建筑在粉砂或细砂土层中复合桩基上的沉降,以银川地区的地质条件为背景,预测使用了一个改进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从地下车库到地上各层施工过程中的地基沉降进行了计算,沉降观测是从一层施工时进行标定的,为比较观测值和计算值,对地下车库产生的计算沉降进行了折减处理。根据沉降观测和计算模拟说明砂性土层中的桩基础能够为高层建筑提供足够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