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91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羊滩沙地的形成及其对北京沙尘暴天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黄羊滩沙地进行物质成分分析、粒度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黄羊滩沙地的物质具有二源性特征,分别来源于黄羊滩洪积台地洪积物和洋河冲积物.根据沙地发育条件和历史过程,认为黄羊滩沙地不会有大的扩展.以粒度数据为基础,估算出黄羊滩沙地沙丘φ值大于4的沙尘年平均输出量为7.98×102 t*a-1,φ值大于7的沙尘年平均输出量为3.23×102 t*a-1,占年沙尘输出量的40.5%.北京沙尘暴沙尘组分以φ值大于6.8的为主,黄羊滩沙地对北京沙尘暴天气的沙尘有一定的贡献量.  相似文献   
22.
中国南方岩溶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石漠化过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分布有面积广泛的碳酸盐岩,发育多种岩溶地貌。由于该地区的特殊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因子的影响,其岩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环境容量低,敏感度高,抗干扰能力弱。当人类对森林进行破坏使森林的“生物泵”作用消失后,引发出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岩溶生态环境开始恶化,植被走向逆向演替等。最后出现大面积的石山,发生石漠化现象。可见,森林在岩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是影响岩溶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23.
分析若尔盖高原盆地的地质地貌、高原特有的热力学特性、流经此地的季风与控制北方干旱区的西风带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退化后下垫面改变引起的地空传递关系变化等因素;对近半个世纪以来若尔盖的降雨等气候条件与北方地区的干旱沙尘天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北方地区的干旱风沙天气与若尔盖的降水频率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相互关系。表明沙化中的若尔盖地区是一个潜在的沙源地,并有可能通过季风影响到我国北方主要干旱地区的干旱程度。在研究卫星图片、大量的气象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探索若尔盖地区与我国北方干旱沙尘地区关系研究的野外考查路线。并组成了多学科的联合研究小组展开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4.
青藏高原若尔盖盆地草地沙化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野外调查与遥感解译,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论述了若尔盖盆地沙化草地分布特征,探讨了草地沙化日趋严重的原因,提出了对青藏高原生态研究、长江、黄河上游沙漠化的防治均具有重要意义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5.
大庆市沙化土地动态变化研究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沙漠化是大庆市土地退化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一种表现.本文采用“3S”一体化技术,对大庆地区1988年~2001年的沙化土地动态变化状况做了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土地利用方式对大庆地区沙化土地的成因做了初步探讨,指出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对土地利用程度的加剧是现代土地沙漠化产生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26.
在取心、岩石物理实验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对雷64区的岩性进行研究,将其分为砂质细砾岩和不等粒砂岩两大类.利用直方图法优选出识别这两大类岩性的敏感测井曲线,并且依据优选出来的敏感测井曲线,建立了用于识别砂质细砾岩和不等粒砂岩的测井响应交会图法、决策树模型、系统聚类模型.通过对上述三种模型进行精度分析,发现决策树模型的精度要高于测井响应交会图法和系统聚类模型.同时利用所建立的两种决策树模型对雷71井进行岩性识别,将识别结果与实际取心对比,发现综合判断准确率均大于85%.结果表明,给出的决策树模型可很好地用于该地区砂砾岩储层的岩性识别.  相似文献   
27.
内蒙古自治区沙漠化发展的预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内蒙古地区人口牲畜和沙漠化土地面积的预测模型及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研究了内蒙古地区沙漠化土地发展的原因、趋势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止沙化、改善生态环境的设想及对策。  相似文献   
28.
工程降水引起作用在基坑支护结构上的侧压力改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坑降水将引起土的性状,地下水的天然状态以及土的有效应力的改变。这些变化对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侧压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前工程上对待砂土地基时,都是将其作为完全无粘性土来对待,也就是将其粘聚力笼统的作为零。这种方式在理论研究中,简化了很多问题;但是在工程应用中,忽视似粘聚力的存在,有时候会带来诸多的不便,甚至是工程造价的翻番。为了研究非饱和砂土的似粘聚力,本文以工程实例“西咸能源金融大厦的基坑支护项目”为依托,选取了西咸新区,沣河以东,渭河以南交汇区域的砂土,进行了多组不同含水率、相同干密度的砂土的三轴、直剪以及基质吸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砂土的似粘聚力随着含水率的变化,呈现出由零先急速增长、然后增速放缓、再增速变大增长至峰值,并可以短暂维持峰值阶段,最后逐渐降低为零的结果。同时验证了砂土的直剪试验在工程上的可用性及安全性。其结论可以为非饱和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以YJ1井为研究对象,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压压汞技术, 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油储集空间进行定性和定量表征;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储层可动流体, 详细地探讨影响储层质量差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油优质储层的岩性主要为细粒?极细粒岩屑砂岩, 沉积微相主要为砂质碎屑流沉积; 储集空间包括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 粒间孔占比多于溶蚀孔。根据孔隙结构特征, 将储层划分为3类, 其中Ⅰ类储层为研究区内最优质储层。研究区储层流体的可动性主要受孔隙结构的影响, 可动流体主要分布在大孔隙内, 有效的孔隙体积是流体可动性的制约因素。研究区内砂质碎屑流成因的砂体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必要条件, 岩石中骨架颗粒与胶结物的比例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化的原因, 当骨架颗粒增加而胶结物含量降低时, 易形成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