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5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517篇
系统科学   242篇
丛书文集   234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57篇
综合类   8581篇
自然研究   1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406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276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运用Borel—Cantelli引理,改进并推广了Jean-Pierre Kahane在单位圆周上关于随机覆盖的结果,得到了在高维欧氏空间上关于随机覆盖的类似结果。且运用这些结果研究了多指标复Fourier-Redemacher级数与某些函数空间的关系,得到了多指标复Fourier—Redemacher级数几乎处处属于L^∞及几乎处处属于C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32.
现行《化学教学论》教材将典型教学示例放在化学教学原则之后,致使整本教材缺乏逻辑性,不符合当前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不利于坚定师范生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心,笔者认为应先讲教学示例、后授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33.
顶板裂隙水对锚索支护巷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巷道顶板岩层裂隙水对岩石具有软化、泥化和膨胀变形作用,影响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本文采用快速拉格朗日元程序计算分析了岩层裂隙水软化岩石和降低锚杆/锚索锚固力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得出对砂质泥岩顶板在未受采动影响,且含水率小于1%时裂隙水对围岩稳定性影响不大.图5,表5,参7.  相似文献   
34.
本文阐述了选择最小方差阈值的各次累积矩判别式方法,证明了零次矩判别式最小方差阈值选择法在理论上可使统计累积矩的次数降到最低,在实用上可进一步减少运算量。  相似文献   
35.
伪随机序列生成方法有很多种 ,因生成方法不同而导致其性质的差异较大 .文中描述了产生均匀分布的U (0 ,1 )伪随机序列的数学原理 ,提出了评估均匀分布伪随机序列均匀性的几种方法 ,对由软件产生的几种均匀分布序列的均匀性作出了评估  相似文献   
36.
本文给出了包含Fibonacci序列{Fn}、Lucas序列{Ln}及高阶Bernoulli多项式Bn(K)(x)的一些恒等式。  相似文献   
37.
考虑了形如∫xap(t)f(t)dt∫xap(t)g(t)dt    和    ∑ki=1piai∑ki=1pibi的两种商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单调性质,推广了某些熟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38.
一个数论函数的四次均值的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一个正整数的二进制表示,给出一个数论函数的四次均值的精确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9.
通过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等分析 ,发现纯西辉长岩周围烃源岩具有有机质含量极低、高熟和裂缝发育以及油气比较丰富等特征 .研究表明 ,其根源是辉长岩形成的特殊温度场、压力场和地球化学场 ;辉长岩形成的异常高温大大促进了烃源岩热演化 ,并提高了生烃量 ;高压产生的大量裂缝为烃源岩排烃和油气聚集提供了通道和储集空间 ;而辉长岩带来的深源氢对烃源岩起到加氢作用 ,扩大了生烃量  相似文献   
40.
在对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将济阳坳陷红柳地区在下第三系划分出了7个三级层序,19个体系域.其中层序Ⅰ、层序Ⅳ为两个T-R层序分为两个体系域,即湖扩展和高位体系域,其他层序均为三分层序,划分为三个体系域即低位、湖扩展(水进)和高位体系域.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断层上下盘地层厚度的差异和地层厚度的变化反映古地形,认为济阳坳陷红柳地区在下第三系沉积时期,发育两种不同类型的构造坡折带,并建立了该区的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研究了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含油气性的关系,认为第Ⅰ、Ⅱ层序间的界面附近可形成有利的地层不整合覆盖圈闭与构造一岩性圈闭;第Ⅳ层序低位域可作为油气的运载层,在合适构造的匹配下,可形成有利的构造圈闭或构造-岩性圈闭,对有利区带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