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0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96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63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213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通过对宁强县碘盐加工厂碘盐的全年抽样检测和居民碘盐的存贮方式及烹饪方式的调查,发现贫困山区居民对正确使用碘盐方式和方法了解掌握不够,当地的碘盐加工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分析论证,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2.
延长热电偶保护管使用寿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温盐浴炉中采用热电偶测量熔盐温度时,热电偶保护管的腐蚀非常严重,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延长保护管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是选择金属陶瓷保护管及采用阴极电源保护。  相似文献   
183.
在现行的各种有机化学教科书中,对烯烃的高锰酸钾羟基化反应的介质条件叙述很不一致,本文旨在论证只有在较强的碱性介质中,用冷的稀高锰酸钾水溶液氧化烯烃时,才有利于烯烃转变为邻二醇。  相似文献   
184.
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铅盐PbS的体晶格常数和 (001) 表面的几何结构,计算结果表明铅盐 (001)表面几何结构具有弛豫和褶皱的特性,为铅盐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5.
榆树市是全国农业大县,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地区。本文重点研究了榆树市水土流失的成因、规律及危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榆树市的基本地理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6.
山区公路建设水土流失的原因及防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区公路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公路建设中人为因素引起,在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造成水土资源破坏和损失,为了走出以往公路建设水土流失—防护—水土流失—再防护的怪圈。必须采取边坡防护、弃土保护、防排水等多种措施,更深层次地作好公路建设水土流失与景观协调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7.
长期的土壤侵蚀使徐连山丘区农业环境不断恶化:土层变薄、肥力降低、砂砾增多、裸岩面积扩大和旱涝灾害加剧。防治的基本对策应为:在山丘区经济建设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强以坡改梯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加速植被覆盖并进而加强耕作管理。  相似文献   
188.
本文所介绍的一种外热式全纤维中温盐浴电阻炉成功地解决了全纤维软毡炉衬的结构强度和电热元件不易固定的问题。该炉升温快、耗电少、生产率高;与同型号的砖砌炉相比,可节电35%以上;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施工和维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9.
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评级标准把人口环境容量失衡度、年降水量、植被覆盖度、地表松散物质厚度、坡度、土壤可蚀性、岩性、坡耕地占坡地面积比例等8个因子作为评价的主要因素,其中把人口环境容量失衡度作为首要因素加以考虑,权重值最大,占20%。研究人口环境容量失衡度对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青岛市为例,对各乡镇的人口环境容量失衡度进行了尝试性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0.
本文将渭北煤田下古生界灰岩的地下溶洞按其沉积物的时代划分为两个古岩溶期。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结合渭河地堑的形成过程,指出第二期古岩溶带的形成;进而指出在近期新构造运动影响下,已形成的第二期古岩溶带位置的重新分布及对不同构造部位灰岩含水介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