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4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178篇
系统科学   204篇
丛书文集   174篇
教育与普及   8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28篇
综合类   695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449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563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从单体液压支柱的特性出发,结合大台井实际的煤层和顶板条件,计算了俯伪斜走向分段密集采煤法密集柱的支撑力。影响密集柱支撑力的相关参数主要有煤层厚度与倾角、采深、控顶距等。密集柱支撑力的大小随煤层厚度增加而增大,顶板压力主要由密集柱承担;随煤层倾角的增大而减小;随采深增加而线性增大,深部开采时应考虑适当增加支护强度;随控顶距增大而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所得到的结论为大台井“川法”采煤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为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设计中,全面、准确地考虑水平载荷的影响,本文介绍了桥式起重机在惯性力、风力、偏斜侧向力作用下,水平刚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准确、简单的内力计算式。方便了设计,提高了计算精度,可供设计选用。  相似文献   
43.
济南市农村土地整理模式与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济南市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总结出了济南市农村土地整理的基本模式,包括农村居民点,农田,废弃地,未利用土地整理,并提出相关的包括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各项条例法规,建立土地整理开发专项资金,加大土地整理相关法规的宣传等措施。  相似文献   
44.
本文揭示了从日本引进的手摇套料钴的工作进给原理为一差动螺旋传动,阐明了它的使用方法,详细分析了它的齿轮传动、螺纹传动、刀具结构及几何角度,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5.
从分析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人手,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为保证我国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必须认真总结农村信用社利率试点的经验和教训,在信用社产权改制、金融产品定价、建立利率风险管理机制等方面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深层次矛盾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及现状,对转移中的深层次矛盾加以剖析,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就教与方家.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农村电网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其系统结构及总体功能,重点介绍了用于该系统的嵌入式网络服务器的设计及通信软件的设计以及该系统所涉及的数据采集技术、实时网络通信技术等。  相似文献   
48.
最优受教育年限选择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定量分析个人教育投资现象,构建了一般性地反映人们在就学和就业之间进行选择的最优化模型,并对影响人们教育投资决策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简单的假定前提下运用数学语言再现了教育经济和劳动经济研究中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9.
从扩散运动的不规则力出发 ,指出了泰勒理论导致扩散运动中粒子动能平均值发散的根源 ,从而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新的理论模型—即粒子碰撞前速度与碰撞中速度的变化量不应是完全独立的概率变量 .  相似文献   
50.
青海城镇体系经历了发韧期、奠基期、转型期3个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湟水谷地最先拉开了城镇发展的历史帏幕,随后逐步向西扩展进入青海湖地区.宏观上,从农耕区向农牧交错区渗透,进而向游牧区拓展,反映了社会历史进程和地域开发进程的调控作用,因此城镇分布数量和密度呈现出农耕区—农牧交错区—游牧区逐级递减的趋势.中观上,以河流为脉络,城镇发展或溯源而上伸入高原腹地,或向河谷两岸推进,进入山区,表现为从优势生存空间向劣势生存空间的时空转化,城镇数量与密度呈现出川水地区—浅山地区—脑山地区的递减趋势.微观上,河谷农耕区城镇选址多位于河流阶地上,土地肥沃,取水便利;而牧区城镇的选址却往往与水草丰美的牧场相关,映射出古代城镇对自然条件和自然物质基础的依赖性.总体而言,青海省城镇兴起和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中央行政建制和军事据点的设置,而非城镇内部社会经济自我发展.就单个城镇而言,民族文化、民族宗教与民族贸易的亲合关系和响应力,是城镇成长的主要推进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