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20篇
综合类   23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Human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ECP)/ ribonuclease 3 (RNase 3) is a protein secreted from the secondary granules of activated eosinophils. Specific properties of ECP contribute to its cytotoxic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defense mechanisms. In this work the ECP cytotoxic activity on eukaryotic cell lines is analyzed. The ECP effects begin with its binding and aggregation to the cell surface, altering the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modifying the cell ionic equilibrium. No internalization of the protein is observed. These signals induce cell-specific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nges such as chromatin condensation, reversion of membrane asymmetr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duction and activation of caspase-3-like activity and, eventually, cell death. However, the ribonuclease activity component of ECP is not involved in this process as no RNA degradation is observed. In summary, the cytotoxic effect of ECP is attained through a mechanism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cytotoxic RNases and may be related with the ECP accumul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inflammatory processes, in which eosinophils are present. Received 26 October 2007; accepted 23 November 2007  相似文献   
102.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hagocytic uptake in mammalian cell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Phagocytosis is a highly conserved, complex process that has evolved to counter the constant threat posed by pathogens, effete cells and debris. Classically defined as a mechanism for internalising and destroying particles greater than 0.5 mum in size, it is a receptor-mediated, actin-driven process. The best-studied phagocytic receptors are the opsono-receptors, FcgammaR and CR3. Phagocytic uptake involves actin dynamics including polymerisation, bundling, contraction, severing and depolymerisation of actin filaments. Recent evidence points to the importance of membrane remodelling during phagocytosis, both in terms of changes in lipid composition and delivery of new membrane to the sites of particle binding. Here we review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hagocytic uptake and some of the strategies developed by microbial pathogens to manipulate this process.  相似文献   
103.
聚氨酯是一种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有较好的机械性能、高弹性和理想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地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综述了聚氨酯在凝胶材料、弹性体材料、膜材料以及抗菌材料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4.
采用聚乙烯醇(PVA)与四乙氧基硅烷(TEOS)通过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VA/SiO2有机/无机杂化溶胶,并将显色剂和植物酯酶分散于溶胶中,干燥成膜,得到一类透明度高、亲水-亲丙酮性可调、贮存性好的传感膜.该传感膜在乙酸-α-萘酯溶液中,会于可见光520 nm处出现一个新的吸收峰.传感膜在制备后的12天内活性明显下降,之后基本保持稳定,并且冷藏活性下降率要比室温保存的小很多.但不论是冷藏还是在室温下保存,被固定在杂化膜中的酶活稳定性都比在溶液状态下的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5.
粉末活性炭-超滤膜工艺净化松花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超滤(UF)技术对地表水的处理效果,建造了一座120吨/天的中试规模的膜处理水厂.以松花江水为水源,用粉末活性炭(PAC)吸附作为超滤的预处理工艺,组成了PAC-UF系统.结果表明:PAC-UF工艺的出水浊度在0.15NTU左右,而且不受进水浊度的影响;原水不经过PAC吸附直接超滤时,膜出水有机物浓度和膜进水有机物浓度存在线性关系;UF对UV254的平均去除率在10%左右,对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平均去除率在8%左右;加入PAC吸附后对有机物的去除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6.
现有技术及装备中对预防钻具上顶的研究较少,目前没有一套成熟的装置能够解决钻具在溢流关井后高套压引起的上顶问题.设计的钻具防上顶装置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装置所用卡瓦在工作过程中承受较大夹持力,其齿尖易发生磨损,直接影响防上顶装置的锚定性能.运用有限元和室内实验相印证的方法对卡瓦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了牙前角、牙顶圆角和...  相似文献   
107.
对膜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浓差极化、滤饼层形成和膜孔堵塞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原因。同时测定了PAN膜阻力.试验结果表明,PAN膜超滤过程中主要阻力来源为膜孔吸附、凝胶层及浓差极化等引起的膜污染阻力,占总阻力的71.61%。膜自身阻力和不可逆阻力分别占与总阻力的28.39%和11.76%,所占与比例较小,有利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8.
无泡曝气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中空纤维膜向水中进行无泡曝气的工艺过程,结果证明,这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曝气工艺技术,其供氧的总传质系数可以达到605h-1,是传统气泡曝气方式的6倍以上;水流速和气体压力是影响无泡曝气供氧能力的2个主要变量,通过控制气压可以定量调节曝气量。  相似文献   
109.
引射器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气循环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依靠超音速流动的射流工质实现阳极排气的再循环。传统的固定结构引射器通常针对电堆额定工况设计,工作在非设计工况时性能较差;而可变喉口引射器可以动态地改变其喉口大小,有效扩大其工作范围。基于Sokolov设计理论,搭建了引射器的一维模型并探究了其工作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变喉口引射器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引射器的工作特性主要受其操作压力、喉口直径和混合室直径影响;通过缩小喉口、提高工作流体压力可以使工作喷嘴保持临界状态,这对大负载下的引射性能影响较小,但能够有效提高电堆小负载下的引射比,并使引射器的工作范围向小负载扩展。  相似文献   
110.
为了防止圆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纵裂问题,研究了5种保护渣的熔点、熔速、粘度和成分等对规格为φ150 mm的20#圆坯表面纵裂的影响。结果表明:熔速适中、熔点小于1 165℃、粘度约为0.3 Pa·S的连铸保护渣对该钢种减少表面纵裂有利。该钢种保护渣中的w()C=7%~13%和w(Al)2O3=3%~4.5%时纵裂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