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5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214篇
系统科学   241篇
丛书文集   54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811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双论域信息系统下的模糊概率粗糙集是粗糙集理论的一个重要拓展模型,然而,该模型目前还未有三支决策方面的相关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双论域信息系统下的模糊概率三支决策模型。文中首先在双论域模糊概率粗糙集基础上定义了决策动作和决策代价的概念,然后以贝叶斯决策最小化代价为基础,推导出了双论域模糊概率关系下决策区域的三元划分,即三支决策模型,最后提出了双论域信息系统的模糊概率三支决策分类算法。实验分析证明了所提出的三支决策分类算法在双论域信息系统上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2.
基于启发式信息熵的粗集数值属性离散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致性假设前提下,以数据集的统计性质作为启发式知识,从候选离散点集中选择离散点,根据数据集的期望值和方差来确定搜索最优离散点的区域,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信息熵粗集数值属性离散化算法,并采用UCI国际标准数据集来验证新算法.新算法与已报道的算法所得到的离散断点集完全一致,决策表的离散化结果也相同,但时间代价不同,新算法比其计算效率提高40%~50%.  相似文献   
93.
零件配合面接触状态是影响高精密产品装配精度的关键因素,而分形−Iwan耦合模型是描述典型配合面黏滑接触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现有基于MB的分形-Iwan耦合模型认为所有微凸体发生完全变形,且全局共用一个常量弹塑性临界面积,导致模型对小触点的法向力计算存在偏差. 为此,建立了改进的分形−离散Iwan黏滑接触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连续尺度的分形表面凸体分布函数,得到了具有尺度依赖关系的临界面积表达式. 基于上述改进的耦合模型,探究了切向载荷作用下的粗糙接触界面滞回特性,获得了接触面几何形貌、接触压力对界面切向力的影响规律. 将得到的滞回曲线与文献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改进分形−离散Iwan耦合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4.
对无缝钢管产品水压实验过程中发生的9例典型爆裂事故产生原因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引发钢管产品水压实验爆裂均与管体局部存在某种缺陷有关.连铸坯缺陷包括表面裂纹、表面存在保护渣和增碳、表面渗铜、中心偏析和内部夹杂物偏聚等;轧管缺陷包括表面划伤、壁厚不均和偏薄等;管加工缺陷包括表面淬火裂纹、热处理组织异常、屈服强度偏低、管端螺纹加工精度差等.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5.
研究北祁连造山带玉石沟橄榄岩中富甲烷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原位分析结果显示, 这些流体包裹体主要由液态或气态 CH4+C(石墨)组成, 次要成分为N2, H2O, C2H6和C3H8, 代表还原性的C-H流体形式。根据石墨的拉曼特征谱峰, 利用石墨化碳质拉曼光谱(RSCM)温度计计算石墨形成温度, 结果指示石墨在流体中沉淀的最低温度介于430~590°C之间, 表明CH4+C是非生物成因的, 并形成于地幔环境。  相似文献   
96.
目的为了解决图像识别中类别划分及划分性能问题,提出基于粗糙集和蚁群优化方法相融合的图像聚类分析方法。方法先对所有样本进行编号并提取数字特征后,采用蚁群优化方法进行数字聚类,最后采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正域关系进行聚类结果评价。结果与遗传算法实验比较,所提出的方法能获得更理想的聚类结果。结论利用蚁群算法的寻优能力和粗糙集的不确定信息评价的优势,对数字图像进行聚类分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7.
运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电磁波入射随机粗糙海面的后向散射问题,结合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粗糙海面的功率谱,导出了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粗糙海面后向散射截面的数学表达式,进一步得出了不同极化状态下后向散射系数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两种情形下后向散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变化曲线,讨论了粗糙面高度起伏均方根、分维、空间基频、标度区间、海水温度、入射波频率对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得到了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粗糙海面后向散射系数的基本特征、分形特征、随频率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8.
粗糙代数是粗糙集理论研究的一个方向,粗糙环和粗糙子环是粗糙代数的主要内容之一.以 Pawla粗糙集模型、环论为基础,给出了环的粗糙子环的定义,并研究了粗糙子环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扩展了粗糙代数理论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99.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9,44(Z2):230-230
  相似文献   
100.
为探究降低顶渣氧化性对改善超低碳钢钢液洁净度的影响,在转炉终点至中间包过程中,在多位置取炉渣和钢水试样,分别进行炉渣氧化性、钢液成分和夹杂物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转炉出钢后通过对顶渣改质,渣中T.Fe由转炉终点的19.18%降至RH进站时的4.68%,顶渣氧化性降低明显.渣中T.Fe降低导致钢中[O]的降低,T.Fe较低的炉次平均吹氧量较大,使得铝脱氧前钢中[O]较高.RH结束渣T.Fe与夹杂物数量呈线性关系,T.Fe越低夹杂物数量越少,同时RH结束后夹杂物数量与铝脱氧前钢中[O]无必然关系.顶渣(CaO)/(Al2O3)会影响其吸收Al2O3夹杂物的能力,(CaO)/(Al2 O3)控制不合理的炉次,其夹杂物数量也较多.通过降低顶渣氧化性,热轧板卷缺陷率得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