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22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4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Fluid pressure variations due to process fluctuations or balance drum seal degradation can result in rotor thrust increasing that may jeopardize thrust bearing and compressor’s reliability. Also, the leakage flow through balance drum seal can seriously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compressor. A method that can improve both the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of centrifugal compressor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focused on rotor thrust control and balance drum seal upgrading. The low leakage feature of Dry-Gas-Seal(DGS), high reliability of labyrinth, and the feasibility of upgrading existing structure are taken into account at the same time to design a combined labyrinth-dry gas seal system on the balancing drum. Based on the combined seal system, a Fault Self-Recovering(FSR) system for the fault of rotor shaft displacement is introduced to assur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centrifugal compressor. The moder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is used to validate this envision. The numerical result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indicate that the combined sealing system coul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entrifugal compressor by about 4%.  相似文献   
122.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以RNGk-ε湍流模型和Eulerian多相流模型对旋转带蒸馏设备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考虑了旋转带的结构因素.结果表明,无开孔的旋转带在高速转动时,设备内的流体会产生界面分离现象,不利于气液两相的密切接触.而有开孔的旋转带在高速旋转时,会有效地改善流体界面的分离,而且气液两相的湍动程度更大,这些现象将有利于气液两相的传质.同时,比较了开孔位置和孔径大小对改善气液界面分离的影响.模拟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旋转带蒸馏设备的结构优化和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3.
在建立转子实验台的基础上,用实验方法测量转子的一阶临界转速,并与理论计算所得值进行对比分析.利用LabVIEW软件对实验台编制数据采集分析软件,可以直接显示随着转速的变化转子振幅和相位的相应变化,当转子振幅和相位发生突变时,所对应转速便是转子临界转速.根据Prohl法(初参数法)计算转子临界转速,利用VB编写程序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实验数据和理论值基本一致,说明采用此实验台可以准确测量转子临界转速,编制的Prohl法VB程序适用于计算临界转速.  相似文献   
124.
在自制纱线扭矩-捻度装置(扭力秤法)上对绢丝/锦纶长丝、绢丝/涤纶长丝Sirofil复合纱的扭矩及其扭矩松弛行为进行测试分析,探讨其扭矩及其扭矩松弛率与复合纱纺纱捻度和纺纱间距间的关系,为这类仿丝型Sirofil复合纱的加工、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5.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spinning triangle on yarn structure,a shape model of the spinning triangle is established.The fiber motion in the spinning triangl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arn structure and fiber duration as well as the force acting on the fibers in the three stages is analyzed.The fiber elongation in different location of the spinning triangle is variational.The difference is that the elongation of fiber in the middle spinning triangle is bigger than that in the edge of it and the difference will be amplifi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pinning triangle width,which has an effect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yarns structure.Research results for further study on compact yarn structure and improving spinning frame structure provide theorybasis.  相似文献   
126.
按照多项式拟合的数学方法,提供了QBASIC语言编写的通用求解程序,给出了程序设计思想和主要模块的流程图.举例说明程序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对转子流量计校正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7.
针对感应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转子位置检测器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基于近似积分原理工作的转子位置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其幅值系数、附加相角变化小,实验效果及工业运行实验结论可靠。  相似文献   
128.
预型加工过程中玻璃纤维纱线损伤原因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玻璃纤维纱线在预型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损伤,发生毛丝、断头等问题,严重影响复合材料预型件的加工和性能。通过对玻璃纤维纱线的拉伸、弯曲拉伸以及摩擦性能的测试和比较,发现虽然玻璃纤维具有高模量、高强力等优点,但是其耐弯曲和耐摩擦性能很差:弯曲拉伸时强力下降了40%~60%,而摩擦情况下如果要使玻璃纤维纱线能承受上百次的摩擦,纱线所能承受的张力还不到其断裂强力的2%.因而,弯曲和摩擦是造成玻璃纤维纱线预型加工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9.
对安装在旋转飞行器上实现横向机动控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冲量效率进行了分析,导出了计算冲量效率的解析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用本方法获得的冲量效率的计算值与参考文献提供的数值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30.
讨论了可变阻抗滑动轴承的工作原理、理论模型及其油膜动力学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由可变阻抗滑动轴承支承的转子不平衡响应,结果表明这种轴承有可在机器运行条件下有效地改变系统临界速度和不平衡响应幅值等动力学特性,从而达到控制机器动力学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