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液-固相复合法制备铜包钢线,并研究了预热温度、铜液温度和复合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铜包钢线的包覆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触初期,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铜层厚度和包覆比增加,当热流达到平衡时,包覆比达到最大,最大可达77%,之后包覆比逐渐减小.钢芯线预热温度和铜液温度的升高使包覆比下降,重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2.
热作模具钢连轧过程力学参数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软件及其接触分析技术,在准确制定相关边界条件基础上对Φ200mm规格的热作模具钢二机架热连轧过程的金属三维流动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准确地计算了力学参数(如轧制力和力矩)的分布情况并对轧辊强度进行了分析,从中确定了安全可行的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理论的不足,并考虑到板带的横向流动,建立了板带轧制的三维解析模型,数值解析给出了单位轧制压力,出口断面形状,边部减薄及宽展等计算结果,且不同轧制条件下的计算实例与实际相吻合,表明所开发的三维程序适用于单机架或连轧机组等不同型式的宽、窄带钢轧制解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实验证明,在四辊薄带轧机上,实行“单辊传动和异径轧制”方案是可行的.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比较,单辊传动异径轧制可降低轧制力21%~40%,保证了轧机受力零件的安全.通过增加压下率,减少轧制道次,可以提高轧机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5.
在确定φ800钼合金冷硬球墨复合铸铁轧辊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案之后,对轧辊铸态、人工时效、自然时效后不同位置及距表面不同深度等测点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工作,并对人工时效、自然时效对轧辊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铝薄带超常铸轧辊套温度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分析铸轧辊套传热特征的基础上,对铸轧辊套温度场进行了数学描述.根据铸轧辊套温度场的特点,运用Galerkin方法,实现了铸轧辊套温度场的近似解析求解.实例计算表明,所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对铝合金超常铸轧工况下的辊套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铸轧相比,超常铸轧工况下的辊套内、外表面最大温差及外表面最大温差显著降低,且辊套温度分布趋向均匀化.  相似文献   
17.
宽带钢热连轧工作辊热辊形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工作辊热辊形的在线预报是板形控制的难题之一.采用一维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工作辊热辊形在线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热轧过程中和下机后任意时刻工作辊温度场及其热辊形.仿真和在线应用结果表明,此在线模型计算速度快,精度高,能满足板形在线过程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以国内某热轧带钢厂的新建项目为背景,分析了影响热轧中宽带钢凸度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凸度预设定模型、工作辊热凸度和磨损计算模型及凸度和平直度反馈控制模型的主要功能及架构;针对典型产品的轧制过程设计了精轧机组工作辊的正弦辊形曲线.根据某产品轧制过程的工程记录数据,绘制了精轧机组的比例凸度分配曲线,结合多功能仪实测数据分析了模型的控制效果,带钢出口凸度保持在(40±20)μm的比例占带钢全长的100%,平直度为(0±10)I的比例占带钢全长的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1100铝合金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4%,0.2%,0.1%)的Al-Ti-B细化剂和在铸轧过程中施加电磁振荡场对铸轧板坯组织细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添加相同含量的Al-Ti-B条件下,铸轧过程中施加电磁振荡场的板坯组织细化效果明显高于普通铸轧的板坯.同时发现,细化剂的质量分数在0.1%~0.4%范围内,在铸轧过程中施加电磁振荡场,其细化效果都比较满意,其显微组织优于常规铸轧添加0.4%细化剂的组织,因此,电磁振荡铸轧可以大幅度降低细化剂的用量,减少元素偏析,改善铸轧坯的内部质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铸轧坯料组织细化处理技术及“三步轧制法”在线表面处理-轧制复合-扩散退火处理,实现多层材料界面的冶金结合并获得均匀包覆率。通过加工率的合理设计和退火工艺优化,使复合铝箔具有良好的抗下垂性和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解决了行业内无法用铸轧法代替热轧法生产复合铝箔的难题,突破长期以来热轧法生产复合铝箔生产周期长、成材率低的瓶颈。复合铝箔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节能降耗明显,冷轧复合产品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