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东营凹陷古近系烃源岩成熟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多种有机地球化学成熟度参数,对东营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成熟度随深度的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甾、萜的异构化参数、脱羟基维生素E的ω(β/ω)/ω(γ)值、热解转化率、饱和烃碳优势指数(CPI)和奇偶优势值(指数可以有效地确定烃源岩的成熟门限;而镜质体反射率、热解最高峰温和烃指数等是划分烃源岩更高成熟阶段的有效指标。综合利用多种指标确定烃源岩的成熟度,最终可将东营凹陷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划分出5个阶段:(1)未成熟生物化学作用阶段,对应深度为0~1800m;(2)低熟油生成阶段,对应深度为1800-2600m;(3)成熟阶段,对应深度为2600-3900m;(4)高成熟阶段,对应深度为3900-5100m;(5)过成熟阶段,对应深度大于5100m。东营凹陷古近系主力烃源岩层主要处于成熟和高成熟阶段,常规成熟门限较深,因而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适合油气的保存,这也是东营凹陷油多气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2.
为了提高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度,基于正交设计、差分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新的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反分析方法. 按照正交设计要求,选定反演参数的水平,确定数值模拟方案;用FLAC2D差分程序计算得出相应的神经网络分析样本;对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现场监测位移,对某露天矿边坡岩体的力学参数进行神经网络反分析. 反分析结果与理论值的误差很小,满足精度要求,表明该反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13.
采用某工程现场岩石力学、爆破参数,建立柱状装药、微差爆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岩石中浅孔爆破应力特征和速度变化规律,考虑介质的重力、分段爆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大主应力在几何形状变化处最大;有效应力最大值出现在距离爆源最近处;速度计算结果与现场爆破振动速度监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4.
通过XRF、XRD、FT-IR和RS对产自浙江缙云恐龙骨骼化石和围岩的元素组成、矿物结构和基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石中主要元素为钙、磷,钙磷质量比为12.7,围岩中硅、铁、钙、钾和铝含量较高;化石中钙含量是围岩的15倍,磷量为31.9倍,围岩中铁量是化石的8.5倍,硅含量是化石的11.25倍,钾含量是化石的45.6倍,铝含量是化石的7.36倍;恐龙化石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碳氟磷酸钙与碳酸钙,分别占63.9%和36.1%,围岩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约为36.9%,其余为碳酸钙和硅酸盐的混合物.红外与拉曼峰表明,化石中存在羟基碳氟磷酸钙、方解石及少量有机物;有机物的存在表明,化石未被完全石化,且恐龙死亡后初始阶段埋藏在缺氧环境中;而围岩中则为石英、方解石和有机物.  相似文献   
115.
大同煤田岩浆岩测井物性解释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军 《山西科技》2015,(1):57-59
介绍了大同煤田地层概况及物性特征,着重阐述了岩浆岩对石炭、二叠纪煤层的影响程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曲线形态特征与物性变化范围,以寻求结构复杂煤层的定性、定厚方法。  相似文献   
116.
隧道开挖过程中,确定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以及确定所选用的施工方法能否保证隧道围岩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渝湘高速公路白马隧道为依托,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对隧道开挖力学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开挖后隧道的位移场、应力场,判断隧道的开挖和支护方式是否合适。模拟结果可以为隧道施工过程中支护方式和时间的选取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17.
某水库溢洪道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边坡变形特征的分析,研究了由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炭质页岩互层组成的斜向坡高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基于模式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不同部位裂缝、岩体松弛及层间错动现象的分析,认为边坡的变形受层间错动带及陡倾坡外卸荷裂隙控制作用明显,边坡中上部沿层间错动带产生拉应力及剪应力集中,边坡下部软岩产生压缩变形,引起块体向坡外及岩层倾向方向的变形,并通过层面和卸荷裂隙向上传递变形,其变形破坏模式表现为阶梯状蠕滑-拉裂变形.由于边坡下游侧为强风化强卸荷带碎裂结构岩体,存在多条软弱夹层,可产生多处潜在剪出口,因此边坡的治理以削方减载为主,并通过预应力锚索框架控制层间软弱夹层的变形.  相似文献   
118.
鉴于碳酸盐岩岩溶储层成因及分布规律的复杂性及其对油气勘探的重要性,以东营凹陷草桥潜山为研究对象,以钻井岩心资料、薄片资料、测录井资料、生产数据等为基础,结合区内地层结构特征、方解石胶结物的阴极发光特征及成分差异,明确研究区碳酸盐岩潜山储集特征、成因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草桥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为次生孔洞和裂缝主导的储层...  相似文献   
119.
辽东湾地区烃源岩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烃源岩地球化学、岩石学、沉积学、构造沉降及古气候等特征,对辽东湾地区古近系3套湖相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3套烃源岩均形成于温暖湿润的还原环境,生产力高;沙三段烃源岩形成于快速沉降的深水窄盆环境,水体根据温度和弱盐度分层,且具最高生产力;沙一段烃源岩形成于沉降速率低的浅水广盆环境,水体根据高盐度分层,且有机质生源高等植物贡献小;东下段烃源岩形成于快速沉降的深水广盆环境,水体根据温度和弱盐度分层;同层内烃源岩的差异受沉积相控制;沙三段烃源岩生烃潜力最好,沙一段次之,再次为东下段.  相似文献   
120.
通过现场观测和实验室试验,对大变形巷道锚杆的力学特性进行了测试,揭示了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全过程呈现:初撑、增阻、恒阻、降阻直至失效。论述了锚杆阻力下降和失效是大变形巷道锚杆支护所具有的基本规律。为此,对FLAC3.3中锚杆单元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其具备模拟锚杆损伤软化的功能,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