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58篇 |
免费 | 119篇 |
国内免费 | 15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25篇 |
教育与普及 | 3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17篇 |
综合类 | 3841篇 |
自然研究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79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95篇 |
2016年 | 116篇 |
2015年 | 137篇 |
2014年 | 186篇 |
2013年 | 134篇 |
2012年 | 175篇 |
2011年 | 209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61篇 |
2008年 | 132篇 |
2007年 | 198篇 |
2006年 | 154篇 |
2005年 | 162篇 |
2004年 | 142篇 |
2003年 | 150篇 |
2002年 | 135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124篇 |
1999年 | 120篇 |
1998年 | 102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64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通过对沈阳矿务局沈南矿区林盛煤矿、红菱煤矿岩移观测资料的分析 ,对林盛、红菱煤矿提出新的建 (构 )筑物煤柱留设参数和岩层移动参数 ,这样可缩小建 (构 )筑物永久煤柱 ,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2.
高应力软岩巷道属非线性大变形问题,巷道支护必须满足其变形要求。总结了白皎煤矿高应力软岩砌碹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砌碹巷道破坏机理,并对碹体壁后充填粉煤灰基材料改善"支护-围岩"关系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到了现场验证。 相似文献
123.
考虑强度参数时间和深度效应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风化软岩及残积土边坡抗剪强度参数值通常具有深度和时间上的变异性的特点,提出了考虑抗剪强度参数深度和时间效应的风化软岩及风化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极限平衡条分法;基于蒙特卡罗抽样思想,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搜索边坡最危险圆弧滑面及相应最小安全系数的随机搜索算法.最后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了考虑力学强度参数深度和时间效应前后的边坡临界滑面位置及最小安全系数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力学强度参数的深度和时间效应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4.
根据系统的工程地质调查,在对井下-430~-568m范围内岩样进行力学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RMR岩体分类方法和高地应力条件下适应性较好的Q系统,对深部围岩进行了工程分类,并分析了RMR、RQD与岩爆的关系. 认为程潮铁矿深部(-500m以下)岩体发生岩爆的可能性较大. 通过对矿区地应力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了矿区高应力环境对岩爆孕育的影响. 最后,通过对矿区采场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深部开采矿岩能量分布规律,据此推断该矿岩爆临界深度在-500m水平. 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地应力环境受上部开采活动的影响,-500m水平应力明显增加,高于-533m水平;-533m水平以下,随着垂直深度增加,矿岩能量最大值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5.
为确定云南锡业公司计划开采的10-6缓倾斜似层状矿体采场结构尺寸,研究开采期间既定采矿方式条件下采场的稳定性和安全、合理的采场支护参数,在现场地质调查基础上,采用分形理论和Q法对云锡松矿10-6缓倾斜似层状矿矿岩体进行了合理分级,建立了矿岩的初步分级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松矿10-6缓倾斜似层状矿试验采场合理的结构尺寸和支护方案,确保了试验采场回采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6.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精细剖析和对比的基础上,划分了南堡凹陷原油的成因类型,并根据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对原油和烃源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构造带或同一构造带不同层位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一定的差别,据此可将原油划分为6类,其中第Ⅰ类主要分布于柳赞油田和高尚堡油田、老爷庙油田浅层明化镇组和馆陶组油层,第Ⅱ类主要分布在高尚堡(高柳断层以南)、老爷庙和北堡油田东营组油层,第Ⅲ类主要分布在柳赞油田及高尚堡油田(高柳断层以北)沙河街组油层,第Ⅳ类主要分布于滩海区东一段油层,第Ⅴ、Ⅵ类主要分布在滩海区奥陶系油层中;古近系3套烃源岩对不同构造带的油气聚集有不同的贡献,其中高柳构造带高柳断层以北地区的原油主要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断层以南的主要来自于沙一段和东三段烃源岩,部分混有沙三段烃源岩的贡献,老爷庙和北堡构造的原油主要来源于东三段和沙一段烃源岩,混有部分沙三段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滩海区原油主要来自于沙一段和沙三段烃源岩. 相似文献
127.
The anomalous low friction (ALF) and pendulum-type wave (μwave) phenomena were two typical,nonlinear,geo-mechanical,and dynamic responses in deep-block rock mass discovered from in situ observations,which occurred from the movement of the geo-blocks under the impact of external pulses,such as deep confined explosion,earthquake,and rock bursts.With the aim to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the above two phenomena and study the variation laws of them experimentally,laboratory tests on the granite and cement mortar continuum and blocks models were conducted on the self-independently developed multipurpose testing system,respectively.The ALF phenomenon was realized under two loading schemes,the blocks model and working block were acted upon by the joint action of vertical impact and horizontal static force as well as the joint action of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mpacts with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It revealed that the discrete time delays corresponding to the local maximums and minimums of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amplitudes and residual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of the working block satisfied the canonical sequences with the multiple of √2,most of which satisfied the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2)~i △/V_p.Besides,the one-dimensional impact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blocks granite model,continuum,and blocks cement mortar models,respectively.Based on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opagation properties (amplitudes and the Fourier spectrums of acceleration time histories of blocks) of the 1D stress wave in the above models,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fractures in rock mass have tremendous effect on the attenuation of acceleration amplitudes and high-frequency waves.By comparison of the model test data with the in situ measurement conclusions,the existence of the μ wave was confirmed experimentally in the cement mortar blocks model with larger dimensions,and the frequencies corresponding to the local maximums of spectral density curves of three-directional acceleration time histories of sub-blocks also satisfied several canonical sequences with the multiple of √2. 相似文献
128.
基于高斯过程机器学习的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国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5)
针对多种复杂影响因素条件下,如何有效预测冲击地压危险性这一类复杂的模式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过程机器学习的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新模型,通过对少量训练样本的学习,能很好地建立冲击地压危险性与其影响因素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科学可行、容易实现且预测精度高,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9.
以塔里木轮南地区潜山油藏为例,综合分析了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物性、构造、溶蚀等地质特征与酸压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岩石类型是控制油气产能的基本因素,岩溶类型及发育程度为主要因素。一间房组及鹰山组发育各类砂屑颗粒石灰岩,其原生孔隙发育,有利于岩溶作用发生,酸压效果好的储层均位于该层位内。(2)储层类型及裂缝发育程度是控制油气产能的关键因素,储层类型对酸压效果产能影响大小依次为洞穴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3)古潜山不同岩性层位展布和不同岩溶地貌单元直接影响高产油气层段的纵向分布。高产井段距古潜山顶面的深度范围变化比较大,不同地区的分布深度不同,但主要分布在200m范围内,尤其是100m范围内;古潜山纵向深度对储层质量的控制仍受控于岩石类型和岩溶相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0.
针对钻井技术进步带来的井下钻铤的服役条件更加苛刻、失效更加严重的问题,对钻铤螺纹失效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引起钻铤螺纹失效的主要原因和失效的关键部位,利用大型三维实体建模软件Pro/E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对API标准钻铤螺纹进行实体建模和强度分析,得出了钻铤螺纹在不同工况、不同结构条件下的等效应力分布情况,并对ZTNC56-80型钻铤螺纹应力分散槽进行了最优化研究,找出了其最优值,并指出应力的变化与过渡圆角变化不是线性对应关系,在改进钻铤螺纹应力分散槽结构时,不能单纯以增大结构过渡圆角为手段,从而为改进钻铤螺纹应力分散槽结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