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3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21.
新疆某铜矿氧化铜矿石浸出小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某铜矿矿石性质特点,分别进行不同方案酸浸小型试验。推荐堆浸工艺进行可行性研究,堆浸铜浸出速度较快,同样粒度情况下铜浸出率较高、耗酸低、铁浸出率也较低,且细泥产生的干扰也小。  相似文献   
122.
高师物理专业力学课程设置及教材改革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当前高师物理专业力学课程设置的现状 ,提出打通普通物理力学与理论力学的人为分割 ,并就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拟出了较为详细的方案 ,供同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3.
以德兴铜矿矿石为实验物料,采用均匀设计法确定散体渗流实验方案,在自制多功能浸出实验台架上进行水平和垂直渗流实验,实验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垂直向下的渗流系数最大,其次为水平方式,垂直向上的渗流系数最小;均质体各向异性系数变化范围为1.38~6.73,平均值为4;粗粒含量P5在35%~60%之间以及含泥量在1%~5%之间,散体的渗流系数变化呈先升后降现象;渗流系数与孔隙率呈幂函数关系,随孔隙率增大而上升;孔隙率随0.1~0.2 mm的物料含量增加而下降,随10~8 mm和8~4 mm含量之积增大而上升;渗流指数m与雷诺数Re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对于判定渗流状态两者是一致的;西源排土场水平渗流系数为3.68×10-2m.s-1,垂直渗流系数为1.51×10-2m.s-1.  相似文献   
124.
CO2+O2地浸与酸法地浸相比,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但也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SO2-4、Mn2+和其他重金属离子.本文阐述了CO2+O2地浸采铀污染物的产生机理,开展了SRB治理污染物的探索性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p H、不同氮气压力下SRB处理还原硫酸根的效果,结果表明,p H值对SRB还原硫酸根有很大影响,当p H值为6~8时,SRB还原硫酸根的效果最好;与氮气加压条件相比,没有氮气加压的情况下,SRB还原硫酸根的效果更好;SRB能在一定的溶解氧水平下存活,并且还原硫酸根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5.
以广东某铀矿的堆浸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和动态淋浸实验,研究了雨水作用下铀尾矿中主要污染物的溶出特征和机制.结果表明,尾矿—水作用过程中有大量H+、铀(U)和硫酸根离子(SO42-)等污染物释放,静态淋浸的浸出液p H变化范围为3.3~3.71,U和SO42-的最大浓度分别为124 mg/L、5.28 g/L;动态淋浸的浸出液p H变化范围为3.34~4.08,U和SO42-的最大浓度分别为438.95 mg/L、7.9 g/L.U和SO42-的释放前期迅速,后期较缓慢.尾矿表面吸附的铀酰络合物的溶解是导致U快速释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6.
煤矸石粉经750℃煅烧处理提高其活性,Al2O3浸出率可达到85%;活化煤矸石与质量分数20%的盐酸反应后,加入铝酸钙粉熟化,所得液体干燥后得到固体聚合氯化铝(PAC),其Al2O3质量分数为28%、盐基度为68%,符合《水处理剂聚氯化铝》(GB/T 22627-2008)的要求。红外光谱表征进一步确定其为目标产物,热重分析结果表明PAC最佳干燥温度为150~200℃。  相似文献   
127.
载金硫化物焙烧--自浸出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氧化焙烧-氰化浸金工艺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采用焙烧-自浸出工艺提取载金硫化物中的金.研究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试样量对单质硫转化率和金浸出率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焙烧过程中载金硫化物中硫的物相转变规律.载金硫化物中黄铁矿发生热分解反应生成单质硫和磁黄铁矿,随焙烧温度的升高和焙烧时间的延长,黄铁矿的特征衍射峰强度逐渐减小直到消失,磁黄铁矿的特征衍射峰逐渐生成并增强,原本致密状的黄铁矿颗粒变得疏松多孔.50 g试样在氮气流量1 L·min-1、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60 min的条件下,单质硫的转化率达到42.53%,金浸出率达到88.70%,实现载金硫化物的高效非氰浸出.  相似文献   
128.
臭氧-过氧化氢联合浸出方铅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盐酸溶液中,以臭氧和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三氯化铁为助浸剂联合浸出方铅矿精矿制备氯化铅,考察各种操作参数对铅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搅拌速率为500r/min、氯化钠初始质量浓度为250g/L、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80min、三氯化铁初始质量浓度为259/L、过氧化氢初始质量浓度为6.669/L、盐酸初始浓度为0.3mol/L、臭氧进口氧气流量为1.0L/min是臭氧-过氧化氢联合浸出方铅矿的最佳操作参数,此时铅的浸出率达99.5%,产物氯化铅纯度达99.6%.  相似文献   
129.
浸出过程中矿石颗粒表面微孔裂隙演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矿石表面微孔裂隙在溶浸液作用下的响应机制,以羊拉碱性氧化铜矿堆浸为工程背景,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开展浸出前后矿石表面微形貌演化试验研究,在微孔裂隙发育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酸浸环境下矿石表面微形貌损伤机制.根据分形几何理论,对矿石表面微孔裂隙演化规律进行分形描述.研究表明:随着浸出时间增加,孔隙分形维数和孔隙率变大,裂隙信息维数也变大,证明可用分形维和信息维表征不同浸出阶段矿石表面不均匀性和复杂程度.同时,Ca,S及Fe等元素会形成结晶物沉淀填充在矿石微裂纹、细微孔隙及晶粒表面,阻塞渗流通道,减缓微孔裂隙进一步扩展或延伸.  相似文献   
130.
针对国内钾肥长期依靠进口、生产落后的状况,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基本确定了熔盐浸取法从钾长石中提钾的工艺流程,并利用平行实验和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出最佳助剂,最终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扩大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