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8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4篇 |
教育与普及 | 41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19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高速铁路路基质量检测指标K30、Ev2、Evd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施工中同时采用了K30、Ev2、Evd3项力学指标对路基压实质量进行检测,该3项指标的检测内容与检测原理接近.为了减少检测工作量、提高检测效率,本文在简要分析3项指标各自测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大量实测数据,对3项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3项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用回归分析结果反算的数值与规范给出的标准相近,说明该3项指标具有较好的相互替代性.依据分析结果,认为用Ev2替代K30,或用Evd替代Ev2和K30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2.
103.
徐辉林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6):268-269
从岩土性能、地质构造、气候和人为活动的影响3方面分析了公路路基滑坍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如何预防及治理滑坍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路基材料性能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分析了路基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GSL变换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来预测路基材料的有关性能,通过直接对实验数据的神经网络学习,发现各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建造了路基材料性能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路基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收敛速度及预测精度均得到改善,可以很好地拟合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浅谈路基填筑的质量通病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基是道路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为此,路基施工应予以足够重视,以确保路基具有良好的性能。文章重点介绍路基填筑常见质量通病,并通过对病害的原因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理方法,将使路基填筑病害降到最低,有效提高路基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6.
客运专线路基段无砟轨道的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某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为我国第一条最高时速550km/h的客运专线。它是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标志性和示范性工程。时速350km/h的高速对轨道系统要求很高。该工程采用的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为满足行车的安全性和适用性,铁路无砟轨道对路基段的轨道施工应尤为重视。本文主要是从施工和监控方面对路基段无砟轨道的铺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7.
张爽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4)
针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及经济分析的原理,简要介绍了朝黑高速公路路基桥涵工程(K4+000~K5+000)段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及经济效益分析,并就施工中成本控制要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8.
加武荣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1):209-211
简要介绍了工程概况及施工方案,结合实际施工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分析了LZSS土壤固化剂区别于传统路基基层的特点,并探讨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针对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路基有害毛细水问题,使用改进后的竖管法对压实度大于90%黄土土柱毛细水上升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毛细水上升高度与干密度的关系.使用滤纸法和水平入渗法测量土样的基质吸力、土水扩散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并用Geostudio软件对毛细水上升进行模拟.试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基质吸力的确定应该同时考虑含水量和密度2种因素;土壤的压实可以有效减缓土壤非饱和水分的运动速度;随着压实度的增加,毛细水上升速度变小;压实度为98%、95%和93%的黄土土柱,在105 d后毛细上升高度分别为74 cm、80 cm和94 cm.Geostudio软件可以用于路基毛细水运动的模拟. 相似文献
110.
针对高液限土含水率高、水稳定性差等特点,采用生石灰和水泥两种材料进行改良处理,通过一系列的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下改良土的物理性质、CBR值、水稳性以及干湿循环强度特性.结果表明,高液限土掺水泥改良后CBR值随掺量线性增长,而生石灰在掺量超过4%后CBR值变化平缓;掺量对高液限改良土的水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生石灰和水泥的掺量分别低于4%和6%时水稳定性较差.综合考虑CBR值、水稳定性以及干湿循环无侧限抗压强度特征等因素,掺4%生石灰或7%水泥改良后,高液限土可用作高速公路的路基填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