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733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张朔川  汤军  高贤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1):13254-13261
本研究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数据云端运算平台,利用1443景的Landsat Surface Reflectance(陆地卫星地表反射率数据)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数据,使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像元二分模型、变异系数、线性回归分析和CA-Markov模型等方法监测秦皇岛市2001—2020年间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并预测了2025年的植被覆盖情况。研究表明:(1)2001—2020年,秦皇岛市20年间的植被覆盖度总体良好,整体上以中高植被覆盖度和高植被覆盖度为主,二者面积之和均达到总面积的65%以上;低植被覆盖度与中低植被覆盖度的面积之和均未超过20%。(2)河流、湖泊以及城区周边的植被覆盖度波动性较大,变异系数范围在0.8到3.2之间。(3)20年间秦皇岛市植被覆盖度明显变化的区域占57.7%,其中减少的区域占17.7%,增加的区域占40%,植被覆盖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区域占42.3%,且人为因素仍是影响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因素。(4)预测结果表明,秦皇岛市2025年仍以高植被覆盖度为主,占比达到47.4%,增长了0.9%,低植被覆盖度和中植被覆盖度分别减少了0.8%和0.4%,中低植被覆盖度和中高植被覆盖度均增长了0.1%。此研究可为秦皇岛市的环境治理、城市规划等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2.
对于基于高光谱图像的植被分类,利用三维卷积神经网络和空谱结合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存在计算代价大、参数过多容易过拟合等问题。基于此,设计了一种三维卷积与二维卷积相结合的深度网络,通过数据分块的思想减小了计算量;并提出了一种融合植被指数的特征提取方法,改善了现阶段因高光谱图像样本数量少、光谱层间信息相关度高,造成的容易过拟合的问题。在植物园数据集、IP数据集和PU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取得了出色的分类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3.
为了分析2000年以来重庆市植被时空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力作用性质,基于MODIS-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差值法、均值法、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重庆市2000—2015年遥感影像的植被覆盖度年、季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气温、降水量、人口密度、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等因子对植被覆盖度的交互影响作用,及重庆市植被适宜性生长区域。结果表明:2000—2015年重庆市植被覆盖度季节均值呈春季到夏季增加,夏季到冬季减少的趋势;低覆盖度、中低覆盖度和中等覆盖度呈春季到夏季减少,夏季到冬季增加的趋势。2000—2015年重庆市植被覆盖度总体趋于改善,植被覆盖度提升面积远远大于退化面积,植被覆盖度在空间分布上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影响因子对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FVC)影响的强度依次为:气温降水量人口密度GDP。人为因子和气候因子共同作用时,增强了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力。重庆市植被生长适宜性区域是年均降水量等级为1 383.3~1 567.6 mm、气温分区为5~10.2℃、人口分区为22.7~211.5人/km~2及年均GDP为17万~2 947.7万元/km~2的地区。研究结果可为重庆市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丰富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14.
水体农业非点源污染危害及其控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河流、水库、湖泊等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影响非点源污染的形成因素包括土地利用的类型、土壤类型、气候、管理措施、地质地貌特性、水文过程等因素,对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污染扩散源的控制;另一方面是减少污染物向受纳水体的运移。在污染源控制方面应重视最佳管理措施(BMPs)关键控制区的管理和岸边植被缓冲带、水陆交错带湿地生态工程对减少污染物的水体迁移的重要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215.
用植被样方调查法对广东始兴南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具有6种植被型,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优势科为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和杜英科等.植被优势种主要为甜椎、木荷、黧蒴、红椎、酸枣和青栲等.  相似文献   
216.
基于ASTER影像的土壤流失方程植被覆盖因子估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土壤流失方程中植被覆盖度遥感估计存在的方法不确定问题,利用ASTER影像数据,使用植被指数及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方法,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对土壤流失方程中植被因子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改进了利用混合像元分解定量估计土壤流失方程植被覆盖因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17.
北固山湿地水文情势与湿地植被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湿地水文情势与湿地植被相互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是湿地科学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对湿地的优化管理,改善湿地功能和效益,提高湿地生产量.通过对湿地植被、水文情势的调查,计算不同高程滩面的淹水深度与淹水历时,分析湿地水周期与芦苇分布,研究了镇江内江南岸北固山一大东沟湿地的水文情势与湿地植被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湿地水文具有显著的年周期、月周期和日周期特征,不同高程植被带的淹水频率、淹水历时和淹水周期都有明显差异,由此控制着湿地植被分布呈现显著的带状特征.研究发现,76.4%的芦苇群落主要集中在3.38~3.88m的高程滩面上。淹水历时为180天,淹水频率为49.3l%,露干周期为11月~次年4月,其中关键的露干时期为3~4月.根据芦苇植被分布范围与水文情势的关系,提出了湿地水文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18.
利用红麻纤维开发了3种水土保持与植被培育用土工织物.用其中1种进行了植物种植对比实验,对3种织物进行了降解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红麻水土保持与植被培育用土工织物能加快植物的出苗速度,提高植物的出苗率和栽植成活率,降解速度约为2年,符合植被培育生长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219.
边坡工程采用植被防护,其能起到增强坡面表层稳定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起到改善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使生产建设与生态系统相协调,改善和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达到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并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0.
分析、对比了仙人洞自然保护区与相邻地区的植物区系;仙人洞属于长白与华北两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对本区的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演替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了保护和发展该地区赤松林资源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