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4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模拟研究了电子束法脱硝中带电粒子的特性,结果表明带电粒子反应速度非常快,其浓度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很短;非常电粒子可与其分开处理,带电粒子反应是自由基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32.
本文论述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普遍表达式和在一定条件下的限定表达式,并通过举例着重分析了不可逆过程中能量的转换情况,最后指出了在基础物理教学中引入非平衡热力学基本原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3.
 简介了赤霉素A环的重排反应,即1,2位及1,10位之间双键的移动及相应内酯环的重排.在利用重排反应构建赤霉素A环的1,2位双键时,首次发现商品化试剂苯基二氯化硼与二苯基溴化硼及二甲基溴化硼一样可用于催化此反应.  相似文献   
34.
嵌段共聚物PS-b-PAA的合成及其分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为单体,二硫代苯甲酸苄酯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分散剂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PS-b-PAA),探讨了影响聚合反应的主要因素,用GPC,IR,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RAFT法制得的共聚物分子量分布为1.1~1.3,聚合反应在80℃下24 h内转化率达95%.进一步的分散性能研究表明,超分散剂PS-b-PAA对S iO2粉体在水中有着较好的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35.
补充定义 0阶行列式的值 ,从而完善行列式的有关理论并简化行列式的计算与证明  相似文献   
36.
本文用 TG—DTA,IR,Raman 和 XRD 等手段研究了共沉淀法合成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 Y_2Su_2O_7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溶液中 Y~(3+)和 SnCl_6~(2-)离子可能同时沉淀,各自形成微晶,随后相互作用形成复合胶体微晶,形成共沉淀的初始产物 YSn_2.它的 X 射线衍射是非晶态的.对YSn_2进行热处理时,Y 和 Sn 的氧化物发生固体反应.最后生成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 Y_2Sn_2O_7粉晶.  相似文献   
37.
采用正交配置法计算了CO和CO_2加氢合成甲醇平行反应的效率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计算方法有效、迅速。  相似文献   
38.
用光谱法研究了Ni[(C8H17O)2PS2]2与2,2’—联吡啶的加合反应.测定了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在29℃时K=(3.37±0.38)×105.对平衡常数测定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9.
CuO/CeO2体系中表面Cu(Ⅱ)组份的状态及还原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PR结合XRD定理研究了CuO/CeO2体系中Cu(Ⅱ)的分散状态及还原过程,结果表明:CuO在CeO2表面的分散容量为1.15mmol/100m^2,Cu(Ⅱ)可以以高分散态Cu(Ⅱ?嵌入到表面空位中以晶相CuO(当CuO含量超过分散容量时)形式存在,在还朱过程中首先是处于表面空位中的Cu(Ⅱ)被还原,随后晶相CuO中的Cu(Ⅱ)进入该空位再被还原,从而导致表面连续嵌入和还原过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Large quantities of di-tert-butyl peroxide (DTBP) have been emitted into the troposphere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Its role in the atmospheric photochemical reaction has not been understood.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the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of DTBP and NOx, which have been simulated in a self-made smog chamber under the temperature of (29±1)℃. Both the wall decays of ozone and NO2 could be neglected,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in simulative experiments. The effective intensity of UV light used in the experiments was 1.28×10-3 s-1, which was expressed by the rate constant of NO2 photolysis in purified air.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our results and reports of other researchers. The maximum values of incremental reactivity (IR) in the three simulative ex- periments were 9.53×10-2, 5.23×10-2 and 3.78×10-2, respectively. The incremental reactivit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s of DTBP. The IR value of DTBP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as comparable to that of acetylene reported in our previous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