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3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384篇
系统科学   342篇
丛书文集   220篇
教育与普及   8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现状及发展   226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7732篇
自然研究   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697篇
  2007年   861篇
  2006年   724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9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51.
To maximize the aggregate user utility in networks with both multirate multicast and unicast traffic, a unified convex program formulation of the problem is used to integrate multicast and unicast sessions into a common framework, which also takes into account the heterogeneity of multicast receivers. By applying a penalty function approach, a heuristic rate control algorithm is derived. In the distribut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algorithm in IP networks, core routers employ Random Early Detection (RED) to mark packets in the case of congestion; end-users analyze congestion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update their rates to calculated optimal values. With an appropriate choice of utility functions and parameters, multicast and unicast sessions can share network resources in the proportional fair manner.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e algorithm‘ s effectiveness. Study is also done on the effect of bandwidth discretization density upon resource allocation fairness in a layered multicast scenario.  相似文献   
952.
基于ATM网络IP的Qo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传统IPOA(IP(Internet Protocol) Over ATM)不保证任何QoS(Quality of Service)的问题,通过扩展IP数据头,提出了一种用户业务优先级方案.它可在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交换虚通路SVC(Switched Virtual Circuit)上为IP(Internet Protocol)综合业务提供QoS,以获得更好的分组传送性能.与传统方案相比较,能够享有ATM网络提供的各种QoS的保证.  相似文献   
953.
利用扫描电镜以及X射线能谱仪,对泥河湾盆地井儿洼剖面的粉砂黏土沉积纹层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个纹层偶中Si和Ca元素的质量含量w存在明显的差异,粉砂纹层中的w(Si)值高,w(Ca)值低;而黏土纹层中的w则正好相反.Si和Ca元素在粉砂纹层和黏土纹层中的交替变化,与碎屑物的组成有关,可能反映了一年中古湖水特征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954.
主要解决网格环境下动态资源的管理问题.首次提出了资源信用的概念,通过资源信用描述资源的可靠性和动态性.初步定义了影响网格资源信用的关键因素,给出了网格资源信用的简单计算方法.通过将资源信用模型嵌入资源调度系统,尽量将任务分配给信用值较好的资源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资源信用模型后,网格系统的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说明网格资源信用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55.
从类型结构、资源价值及外围旅游资源等方面对舒城县百丈岩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通过目前百丈岩旅游区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认为百丈岩旅游区的开发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据此提出了百丈岩旅游区的旅游发展定位及旅游产品开发方向,最后提出百丈岩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56.
徐玥  黄宏胜  袁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4):6081-6088
准确测度区域生态安全态势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江西省九江市为例,采用能值生态模型计算了九江市2007—2018年的能值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九江市人均能值生态足迹从2007年的5.00 hm2/cap上升到2018年的7.27 hm2/cap,且生态赤字呈上升趋势;采用灰色模型预测九江市2023年的人均生态赤字将达到8.31 hm2/cap,持续存在的生态赤字表明九江市生态压力处于超负荷状态.为实现区域生态安全,迫切需要落实生态文明,发展清洁能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物多样性,践行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57.
为了研究赤泥的掺加对石灰土渗透性能的影响,通过配制赤泥-石灰土后进行渗透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赤泥掺量、配比含水率、孔隙比和养护龄期等变量因素对试样渗透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拜耳法赤泥的掺入增强了石灰土的抗渗性能;试样的含水率和孔隙比对渗透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二者随着对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偏离,渗透系数增大,抗渗性能减小;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试样渗透系数减小,抗渗性能提高。可见,赤泥的掺入有利于石灰土抗渗性能的提高。试验为赤泥石灰土抗渗性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赤泥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58.
为了研究近年来喀斯特高原山区刺梨种植空间格局变化与地形土壤的影响,以盘州市为例,对影像采用目视解译、地学统计分析及实地调研等方法获取2017年和2019年的刺梨种植空间分布特征,引入RS和GIS技术手段详细研究了2017年和2019年的刺梨种植空间分布格局时空变化特征与地形因子、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受海拔、地貌类型和城市分布的影响,通过2017年和2019年的刺梨种植空间分布格局两期监测数据,直观地看出盘州市刺梨种植主要在除中部以外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②盘州市刺梨种植空间分布面积占比情况和种植面积增加区域的占比情况均与全市的坡度分类面积占比规律一致,其坡度类型占比最大为缓陡坡,2017年和2019年刺梨种植空间分布主要在缓陡坡类型,2019年相比较2017年在各个坡度等级种植面积均有增加,在缓陡坡类型刺梨种植增长量占比最大,刺梨种植面积占比主要分布在地形起伏度为70~200 m范围内;③盘州市的土壤pH平均值约为5.98,为适宜种植刺梨的微酸性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等含量主要为丰富和极丰富范围值,有效磷的含量较低,但土壤中各元素含量的丰富程度符合刺梨种植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59.
高盐井由于地层水矿化度高,油井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盐垢,导致维护费用大大增加,产量明显下降,酸化压裂效果变差,挤水压力高,有效期短。首先分析了江汉王场油田地层水理化性能,针对高盐地层水,筛选出三种抑盐效果良好的抑盐剂;并确定出最佳的单剂浓度分别为160 mg/L抑盐剂A、260 mg/L抑盐剂B、140 mg/L抑盐剂C。在此基础上,优化出最佳复合抑盐剂配方:160 mg/l抑盐剂A+260 mg/L抑盐剂B+42 mg/L抑盐剂C。  相似文献   
960.
 厨余垃圾已成为法定分类处理的垃圾组分。农村厨余垃圾产生点分散,适合就近处理和产物就地利用,实现有机质还田和植物养分循环。因此,农村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区别于城市。中国通过实践已形成了一系列特征性的农村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结合技术原理,分析了这些处理技术存在的原料预处理、转化条件和产物利用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