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48篇 |
免费 | 1515篇 |
国内免费 | 55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881篇 |
丛书文集 | 466篇 |
教育与普及 | 32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6篇 |
现状及发展 | 69篇 |
综合类 | 1736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3篇 |
2024年 | 135篇 |
2023年 | 168篇 |
2022年 | 146篇 |
2021年 | 166篇 |
2020年 | 178篇 |
2019年 | 187篇 |
2018年 | 157篇 |
2017年 | 209篇 |
2016年 | 213篇 |
2015年 | 409篇 |
2014年 | 724篇 |
2013年 | 628篇 |
2012年 | 898篇 |
2011年 | 1207篇 |
2010年 | 877篇 |
2009年 | 967篇 |
2008年 | 1020篇 |
2007年 | 1306篇 |
2006年 | 1120篇 |
2005年 | 1037篇 |
2004年 | 970篇 |
2003年 | 945篇 |
2002年 | 801篇 |
2001年 | 699篇 |
2000年 | 608篇 |
1999年 | 487篇 |
1998年 | 404篇 |
1997年 | 336篇 |
1996年 | 334篇 |
1995年 | 281篇 |
1994年 | 257篇 |
1993年 | 225篇 |
1992年 | 203篇 |
1991年 | 192篇 |
1990年 | 148篇 |
1989年 | 148篇 |
1988年 | 116篇 |
1987年 | 101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王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24(2):27-30
层次分析法是适用于卫星总体方案类型优选的一种方法。为解决其用于卫星总体方案类型优选时所遇到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问题 ,基于矩阵的相容性概念 ,提出了判断矩阵满意相容性的定义 ,使判断矩阵一致性和相容性联系起来 ,从而可以从矩阵距离的角度来认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水平。参考传统的层次分析法过程并结合卫星设计实际 ,给出了满意相容性意义下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提出了卫星方案优选的相容性分析法 ,提供了卫星方案优选的相容性分析法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2.
针对视频监控高实时性、高可靠性的需求 ,设计了一种脱机的视频实时录像及存储系统。设计中 ,采用了新的视频处理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以及优选的视频编解码与压缩解压缩专用芯片 ,同时采用高可靠性的DSP芯片作为核心控制器 ,从而保证了系统视频解码、视频压缩、硬盘存储、视频解压缩、视频编码和脱机智能控制等功能的实现。调试后的系统不仅达到了预期的功能 ,而且性能稳定、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43.
针对在产品保证基础上实施并行工程,简述了卫星研制串行工程和并行工程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并通过建立在卫星研制过程中无产品保证要求和有产品保证要求两种条件下串行工程和并行工程的模型,从质量、成本、效率等方面来比较、分析和刻画卫星研制过程中实施并行工程的思想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实际中实施并行工程的条件。 相似文献
44.
引信全电子安全系统程序控制组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电子安全系统是引信设计的发展方向,程序控制组件是实现引信安全控制的重要部件.介绍了一种引信全电子安全系统程序控制组件的技术要求、基本功能和工作顺序及原理,提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的电路模式和设计原则,同时对程序控制组件的软件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采用先进的在系统可编程器件,实现系统逻辑功能的集成化、小型化,且具有易于功能扩展、设计升级等优点. 相似文献
45.
46.
为了实现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必须对概念设计产品模型进行形式化处理,以获得计算机仿真所要求的数学描述。本文针对现有模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公理化设计的概念设计产品模型-域结构模板,并采用多色集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形式化描述,使得模型便于计算机表达和操作。 相似文献
47.
基于Web的远程制造资源建模及其实现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化制造是实现虚拟制造的发展目标,本文提出了实施基于web的远程制造资源建模的基本框架,并着重分析了远程制造场所布局的基本方法,提出了有效的远程虚拟建模途径,同时集成面向VRML的设备建模技术及制造能力评价等来实现远程虚拟制造场所的组建和选择。 相似文献
48.
中国社会稳定与安全预警系统的理论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简要概述了中国社会稳定与安全预警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重点介绍了该预警系统设计的理论依据 ,即在预警系统设计过程中 ,综合、集成、借鉴了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其中 ,创造性地应用了社会物理学的思想、理论与方法 ,以此作为研制预警系统的总体理论框架 ;依据研究组独创的社会稳定与安全五大支持系统理论 ,设计出了“四级叠加 ,逐层收敛 ,系统耦合 ,规范权重 ,识别阈值 ,统一排序”的预警指标体系 ;最后 ,就预警系统内部模块的结构、功能与系统运行流程作了一定程度的说明。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