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5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382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31.
用模型组合实验研究注水油层驱油效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油层注水时层间非均质性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用油层岩心制作的真实砂岩微观组合模型实验 ,研究了注水对油层驱油效率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 ,在合并注水层段中高、低渗油层驱油效率的变化规律为 :随注水的继续 ,好油层驱油效率越好 ,差油层驱油效率越差 ;非渗透性夹层的存在能控制注入水的层流性 ,对提高驱油效率有益。探讨了在透镜状砂岩体不同部位注水时驱油效率的特点 ,认为在透镜状砂体边部注水、中部采油 ,高于中部注水、边部采油的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832.
对于稠油油藏来讲,其特点是粘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这类油藏一般均采用热力采油方式,所以重点对稠油热采数值模拟及其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稠油热采数值模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33.
针对窄方位地震采集中裂缝检测难题,通过远近偏移距属性差异地震正演和方位地震属性差异的地震正演,模拟得到针对窄方位地震采集区块的叠前裂缝储层预测方法;利用JZ油田叠前地震资料中的远近偏移距信息、方位地震信息,通过远近偏移距属性差和方位地震属性差,并综合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和应力场模拟等技术方法,对裂缝储层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在后验井中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834.
应用油藏地球化学原理,从研究油藏烃类流体非均质性入手,分析了烃类的运移效应,充注期次、方向和顺序认为(1)凹陷内存在有两类来自同一烃源岩在不同热演化阶段排烃、聚集而形成的不同成熟度的原油;(2)两类原油具有不同的运移效应,是两期烃类充注作用的结果;(3)达尔其构造油藏中的烃类注入方向自北向南,其中白音断层上升盘达3、6井原油是早期流体运移的产物,而下降盘达1、2、3井等原油则是晚期烃类充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5.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藏物性差,产能低,储层有裂缝。在开发过程中,由于未处理好裂缝方位与注采连线之间的关系、断层导水以及低渗油藏底水锥进问题,导致部分油井暴性水淹。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调研,本文提出了解决油井暴性水淹的措施及步骤,以期达到稳油控水,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从而保证油藏开发的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36.
在实验室对WXS凹陷的W3地层岩芯样品进行了地层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密度、孔隙度和声波速度测试,基于岩石物理模型提出一种集成目标储层孔隙度、厚度和饱和流体信息的AVO响应模板制作方法。该方法以砂岩孔隙度与干燥状态下的密度和纵、横波阻抗的线性关系为核心,利用Gassmann流体替换技术构建岩石物理模型,通过正演模拟获得不同...  相似文献   
837.
当前全国在做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仍存在一系列管理体制、技术、投入及人为等问题,影响其加固进度及工程质量。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38.
现实中常常面临浑水渗流问题,而这方面的理论却并不多。浑水渗流具有随时间增长,渗流水中悬浮物不断沉积,导致地层渗透系数和整体渗透系数都不断变化的特点。浑水渗流是一个变水头非稳定渗流过程,尤其在黄河灌区,这类工程问题有长期浑水灌溉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还有浑水在坝前淤积对绕坝渗流的影响。通过试验,测定了尾矿砂的颗粒级配曲线。开展了相同入渗水头,相同浑水含沙量,相同级配尾矿砂条件下浑水渗流试验研究。分析了渗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浑水渗流对尾矿坝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9.
一种复杂曲流带储层三维构型建模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河道迁移演化模拟、侧积层定量三维分布模式及沉积过程模拟提出一种复杂曲流带储层三维构型建模新方法,并根据井数据构建渤海湾盆地A油田明化镇组下段曲流河相储层三维构型机制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三维空间模拟复杂曲流带储层内部构型元素的大小、三维形态及其空间结构关系,实现对储层连通性、连续性及非均质性的定量表征,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复杂曲流带储层构型建模新方法。  相似文献   
840.
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富集特征与主控因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勘探实践为基础,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系统对比分析不同凹(坳)陷潜山油气成藏条件、油气富集差异性,并探讨其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前古近纪构造演化造就了Ⅰ、Ⅱ、Ⅲ型三类基底,新生代构造差异演化形成了早期型、继承型和晚期型三类凹陷,凹陷演化的差异性控制了烃源岩层系由盆地外围早期型凹陷到中心晚期型凹陷逐步变浅,由Ⅰ类基底向Ⅲ类基底,优质储层规模逐渐减小,输导条件逐步变差;潜山油气的宏观分布受前古近纪与新生代演化共同控制,主要富集在Ⅰ、Ⅱ类基底与继承型、早期型耦合的富油气凹陷中;潜山油气的富集程度受凹陷的富油气性、烃源岩层系、优质储层发育规模以及供油窗口等综合因素控制;对不同成藏条件进行定量化,建立潜山油气藏形成的"源-储-导"三元耦合控藏模式,储集条件为首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