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5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382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有关尾矿库无组织粉尘源强的确定,许多学者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但在确定防护距离时,存在气象风速小于起动风速、粉尘颗粒粒径取用范围、尾矿含水率、与相关标准衔接等问题,导致目前出现了尾矿库场址可不设防护距离的结果,束缚了在环评实际工作的运用.结合环评工作实际、有关学者的实验结果及相关标准,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对目前国内采用的方法进行了比较,以铁矿尾矿库为例,分析了尾矿库防护距离计算方法和参数选择的合理性,提出了合理确定尾矿库防护距离的计算方法和参数选用,为在环评实际工作中合理确定尾矿库防护距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2.
储层损害对致密砂岩气体传质效率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敏感性、工作液损害评价基础上,利用岩心流动仪开展储层损害后致密岩样气体传质实验,探讨储层损害程度与类型对致密砂岩气体传质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来液相、固相侵入储层造成不可逆的储层损害,损害程度越高气体传质效率越低,即使增大驱替压差也不能恢复致密砂岩气体传质能力.研究揭示,实现全过程储层保护将是致密砂岩气藏经济开发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23.
对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上为大同地区供水所选的小营水库和尚希庄水库两库址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分析了两水库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比较了水库运行及泥沙处理方式、主要工程量等,提出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824.
为了改善常规注水开发效果 ,在蒙古林油田通过应用以重建地质模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的三项稳产技术 ,即砂岩整体化学调剖为主体的“调水增油”技术、砾岩层状区横向驱替稳产技术和块状区整体加密优化注水稳产技术 ,实现了由低含水期到高含水期的相对稳产 .为同类油藏开发提供了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825.
简要介绍了长3储油层的构造及其砂岩类型和特征,重点分析了其物性特征、孔隙结构和泥质含量,为油田的开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26.
结合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介绍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三以一化"课程体系,阐述了为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而必须积极应对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27.
尹晓煜 《山西科技》2007,(4):128-129
文章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原理对山西省石膏山水库评价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828.
 致密油储层中孔隙是储集油气的空间与渗流发生的主要场所,且其孔隙分布呈现多种尺度,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精确表征是非常规油气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对目前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了实验数据分析技术、图像分析技术与数字岩心技术的内涵及发展,并指出了其测试孔隙大小范围和优缺点;展望了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29.
辽宁西部北票地区高于庄组白云岩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野外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辽宁西部北票地区高于庄组上部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 识别出若干由薄层白云岩和中厚层白云岩组成的沉积旋回, 为潮上带至潮间带沉积特征, 具有微亮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和内碎屑白云岩3 种沉积微相, 部分伴有白云岩的重结晶现象以及硅质成分的孔洞充填和交代现象。剖面中硅质条带和结核均顺层出露, 可能形成于准同生阶段。硅质成分的交代或充填对白云石的重结晶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溶蚀作用对泥晶白云石的晶间孔隙度有明显的改善, 形成优质的白云岩储层。因此, 准同生阶段的硅质充填或交代作用对白云岩储层的形成与演化可能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30.
利用探井和地球物理资料,系统分析川西中段彭州气田钻探成果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特征。川西中段深层有优质的下寒武统烃源岩,雷口坡组微生物型储集层沿山前带呈北西向展布,晚期发育的沟源断层形成的输导体系,早于断层形成的圈闭体系,具备形成大气田的基本条件。川西中段雷口坡组气藏为次生气藏,其天然气来源于下伏古气藏及烃源岩,深层的天然气通过断层向上运移聚集。川西中段雷口坡组的成藏特点为:(1)深层古油气藏发育;(2)微生物储层发育;(3)沟源断层晚期发育;(4)地震促使断层活化;(5)天然气跨层运移成藏。除雷口坡组外,深层应该还存在残余的古气藏,可能赋存的层位为二叠系和震旦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