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2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21.
应用概念密度泛函理论下的反应性指标Fukui函数,结合局域硬软酸碱(HSAB)原理,解释和预测双苯基-取代的自由基闭环反应的区位选择性,其中活性指标是通过ABEEMσπ模型获得的.通过研究得出,发生反应的反应中心的Fukui函数差的绝对值(Δf)能够预测出,5号碳原子更容易被自由基进攻,这与实验上的区位选择性是一致的.此外,主要产物的Δf值预测出的反应活性序列与实验上的速率常数有很好的关联一致性.  相似文献   
22.
以廉价易得的1-氯甲基-4-氟-1,4-重氮化二环[2.2.2]辛烷双(四氟硼酸)盐为氟源,以1,3-二羰基化合物为反应原料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可以高效地发生α-位点的区域选择性氟代反应;通过对氟源的用量和反应时间的调控,可以高化学选择性地构建一系列2-单氟代和2,2-双氟代的1,3-二羰基目标化合物.该反应无需过渡金属催化剂、碱性添加剂以及额外的氧化,在室温条件下即可通过单电子氧化还原历程完成,且可进行克规模级别的放大量生产,提供了一种方便而实用的自由基氟化新方法.  相似文献   
23.
环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本文试用次级轨道效应,定性地讨论环加成反应中的立体选择性,并用含有次级轨道作用项的微扰方程半定量地解释其区域选择性.  相似文献   
2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H2S及CH3SH与硅锡烯的加成反应的微观机理和势能剖面.计算结果表明,所研究反应由多步机理组成且反应的初始步骤为H2S或CH3SH对硅锡烯的亲核进攻.反应过程中Si(Sn)-S键总是先于Sn(Si)-H键形成.形成Si-S键的反应在动力学上比形成Sn-S键的反应有利,且主要由能量因素决定.CH3SH作为亲核反应试剂比H2S更活泼.  相似文献   
2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硅苯-Cr(CO)_3配合物(R)与H_2O的1,2-及1,4-加成反应的微观机理和势能剖面,考察了H_2O分子数目、Si原子上的2,4,6-三甲基苯基(Mes)取代基及四氢呋喃溶剂对反应势能剖面的影响.结果表明,R可分别与H_2O的单聚体、二聚体及三聚体发生加成反应.R与H_2O二聚体的加成反应在动力学上比其与H_2O单聚体及三聚体的相应反应有利.Cr(CO)_3与硅苯形成配合物对硅苯与H_2O的加成反应的动力学性质影响较小,但在热力学上对反应非常不利,特别是对1,4-加成反应的影响更为显著.当Cr(CO)_3与硅苯形成配合物后,实验观察到的完全的位置选择性主要由热力学因素控制.Si原子上具有较大体积的Mes取代基对反应不利.四氢呋喃溶剂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均不利于R与H_2O的加成反应.  相似文献   
26.
利用半经验 MNDO方法 ,研究了碱金属和卤素离子笼内掺杂对富勒烯 C70 加成物 C70 H2 立体选择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Li 的掺杂使 1 ,4 -异构体 C70 H2 ( 2 /1 9)成为 Li @C70 H2 的最稳定异构体 ,而 Na 和 K 的掺杂使 1 ,4 -异构体 C70 H2 ( 6,4 5)成为稳定性排在第二位的异构体 :Br- 的掺杂也使 1 ,4 -异构体的稳定性得以提高 ,而F- 和 Cl- 的掺杂对于 C70 H2 异构体的稳定性顺序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27.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CpCo(CO)2(Cp=环戊二烯负离子)与HC≡CH的反应机理,重点探讨了反应过程中乙炔插入Co—C键时所产生的区位选择性.研究表明,由于羰基碳原子更易受到乙炔碳原子的亲核进攻,导致乙炔从羰基碳原子处插入比从非羰基碳原子处插入更有利.  相似文献   
28.
报道了一类三乙胺盐酸盐存在下钯PdL2Cl2-CuCl2催化体系催化的丙炔酸乙酯(Ethyl Propiolate,简称EP)环三聚反应.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顺利进行,并且实现了良好的区域选择性.反应主要得到产物1,2,4-苯三甲酸三乙酯(Triethyl 1,2,4-benzenetricarboxylate)以及相应的1,3,5-异构体,收率达96%.并分别就催化剂钯、氯化铜、三乙胺盐酸盐以及溶剂、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9.
1 Results We have already published a double nucleophilic addition reaction of α,β-unsaturated imines with several nucleophiles such as ketene silyl acetals, trimethylsilyl cyanides, trimethylsilyl azides and thiols[1]. However, it was not easy to use N-allylideneamine 2 derived from acrolein for such reactions. Since there is no substituent at the β-position, imine 2 has high reactivity and are prone to be polymerization. We report the first synthesis of N-allylideneamines 2 using the isomerization of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