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7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给出了液晶等效折射率随电压变化的简单测量方法与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22.
研究了宽禁带Ⅲ-V族化合物半导体氮化铝(AIN)薄膜的折射率及其热光特性,采用棱镜──薄膜耦合装置和自动温控光波导测试仪,测出不同温度下氮化铝薄膜的波导特性,利用迭代法可得到AIN的折射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并首次测得了AIN薄膜的热光特性。  相似文献   
223.
光子学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述了近几十年来光学领域的一系列重要发展事件,指出了光子学微结构概念的重要性.介绍了运用这一概念已经创造出和定将继续创造出一系列新的重要的光子材料与器件  相似文献   
224.
用阿贝折射仪测量了醇酸清漆本征膜、掺C60醇酸清漆膜、有机玻璃本征膜和掺C60有机玻璃膜折射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实验表明:C60可有效提高有机玻璃热折变的灵敏度,热光系数达-3.4×10-4/℃.本文还探讨了热诱导折射率变化产生的机理,它对研制新型数字热光开关材料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5.
测量热轧火车轮时,由于周围空气温度场的不均匀,导致空气折射率的不均匀分布,使得光线发生弯曲,从而给测量带来误差.该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热轧车轮周围空气温度场,计算得到相应测位空气折射率的线形分布规律.根据测量光线的弯曲偏移量和偏移方向,合理安排测量工位,避免了光线弯曲对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6.
根据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和连续性,发展了一种计算烯烃折光指数的新方法--基团键贡献法,该方法既考虑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又考虑基团间的连接性(化学键),同时具有基团贡献献法和拓扑方法的特点,对216种烯烃折光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到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0.48%。  相似文献   
227.
在不同温度下,应用阿贝折光仪分别测定系列吡啶水混合液折光率,并选用n=A-BxCx模型对混合液中吡啶摩尔分数(X吡啶)、折光率(n)进行非线性关联拟合.依据拟合曲线,通过蒸馏平衡实验进行水-吡啶二元互溶双液体系相图的绘制.  相似文献   
228.
环形四能级负折射率原子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一个闭合的四能级原子系统, 利用量子相干技术使介质具备左手材料特性(负折射率), 考虑旋转波近似以及在高密气体中的局域场效应, 利用密度矩阵方法进行理论计算,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介质同时在两个可见光频率区域内实现了负折射率, 通过调节控制场强度可改变负折射率的频率范围.   相似文献   
229.
以大气折射指数梯度的统计分布模型为基础,给出了近地面大气折射指数梯度分布的模拟模型,利用地面高空资料,可以方便地模拟近地层的大气折射指数梯度分布。计算和试验表明:大多数地方近地层大气折射指数梯度的统计分布,仅用地面大气折射指数就能够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230.
设计了一种由4条金属直线和1个圆环构成的类电磁诱导透明超材料,当电磁波垂直入射到该超材料表面时,其具有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不敏感特性。仿真了超材料的传输曲线特性,以及其表面电流分布特点,计算了相位传输曲线和群折射率,并对其介电常数传感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所得群折射率最大值可达380,说明该超材料可用于制作慢光器件。用于制作传感器时,其DFOM值约为20.13,与前人所设计的传感器相比,具有较高的灵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超材料在制作慢光器件和传感器件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