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7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73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65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14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采用具有磷酸盐还原功能的菌株,对模拟的食品发酵废水进行厌氧除磷工艺研究。通过向厌氧反应器投加前期筛选得到的磷酸盐还原菌进行污泥驯化、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食品发酵废水厌氧除磷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2个周期的驯化,使投加菌株的污泥具有良好的生化和除磷性能,反应器出水CODCr和总磷质量浓度分别为319.60mg/L和13.58mg/L,相应去除率分别为69.43%和20.95%。厌氧除磷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培养温度30℃、pH值为7、氮源为蛋白胨+NH4Cl+NaNO3,总磷质量浓度为17.5mg/L,总磷去除率可达37.96%,产生的PH3的磷含量占总磷去除量的24.61%。  相似文献   
92.
采用经改性的β-环糊精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分析了其对Fe2+、Cu2+、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并研究了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投加量、温度、反应时间、p H值等因素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的交联聚合物对Fe2+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5.8%,对Cu2+的去除率为25.9%.  相似文献   
93.
高盐废水处理是环境保护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其高含盐量和高硬度的特征提高了污水处理工艺难度。国家对污染物提出的“零排放”要求使得热蒸发成为了高盐废水处理的必经之路,随之带来的换热器结垢问题给蒸发浓缩工艺带来了巨大的阻垢难题。因此,针对高盐废水的有效阻垢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介绍了高盐废水工业处理中的结垢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对现有的阻垢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研究高盐废水换热器结垢、除垢、阻垢问题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4.
调研了旅客列车集便系统使用情况及排污处理现状,发现由于经济、技术、人为等问题,列车密闭式厕所短期内推广存在困难,集便器污水地面接收方式过于单一,并且处理系统不健全,不合理。分析了传统资源化方法处理列车集便器污水的局限性;提出了使用粪尿分离式集便系统实现源头控制的方法,这种粪尿源头分离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处理难度,同时可以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5.
电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复极性固定床电解槽为反应器,利用CuO-CeO2/γ-Al2O3多相催化剂取代传统反应器的绝缘填料,构建电催化氧化体系。采用XRD、SEM对CuO-CeO2/γ-Al2O3进行表征,考察了槽电压、pH、气体流量和极间距等因素对垃圾渗滤液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对渗滤液具有较好的催化降解效果。当槽电压为15.0V、pH为中性、气体流量为0.08m3/h、极间距为3.0cm时,垃圾渗滤液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7%和100%。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过程中,体系运行稳定,经过20次反复实验,降解效果仍能维持在70%以上。在电催化氧化体系的作用下,垃圾渗滤液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被直接矿化或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而NH+4-N则主要被氧化为氮气和水。  相似文献   
96.
粘红酵母处理味精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粘红酵母处理味精废水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进水COD浓度为10000mg/L,pH为6.16,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72h,接种量为15%。该条件下可使味精废水COD的去除率达80.53%以上,利用发酵后的菌体,可提取单细胞蛋白,提取油脂,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7.
利用基于定层数、定密度和变层厚的差分解法,求解多组分、多物种生物滤池模型(CM—MDMB),并用试验实例检验了模型(CMMDMB)对生物滤池内生物膜厚度和微生物组分结构以及滤池处理的模拟效果.检验的结果表明,模型(CMMDMB)能有效地模拟生物滤池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98.
应用重组维甲酸X受体(RXR)基因酵母筛选南方某污水处理厂进水、不同工艺出水的维甲酸干扰活性;结合大鼠肝均浆(S9)体外代谢方法,检测样品间接维甲酸干扰活性.结果表明:进水、出水样品均不能诱导RXR介导酶活性,但在高富集倍数下,样品与空白对照相比显著抑制9-顺维甲酸诱导酶活性,表现出维甲酸拮抗效应;在添加S9体外代谢活化后,所有样品均检出类维甲酸干扰活性,部分样品还检测出抗维甲酸活性,表明城市污水样品中存在大量具有类/抗维甲酸干扰活性的化合物.研究结果证实,现行处理工艺对类/抗维甲酸干扰物有一定的去除效果;重组基因酵母结合S9体外代谢活化体系可用于水环境样品类/抗维甲酸干扰效应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99.
Phenolic compounds exist widely in the influents and effluents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STPs) and most are un-regulated. In this study, a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50 phenolic compounds in wastewater was developed. Deconvolution technology was used to identify contaminants that are covered by co-extracted materials. A mass spectral library containing all 50 silylated phenolic compounds was first established and used for deconvolution. Twelve typical phenolic compounds were selected to optimize the sample preparation procedures. Solid-phase extraction using a C18 cartridge coupled with an HLB cartridge was used for pre-concentration and dichloromethane was used for elution. The solutes were derivatized and analyzed by GC-MS. The blank and matrix spike recoveries ranged from 57.46% to 136.4% and 47.87% to 114.8%, respectively. Method detection limits ranged from 3.64 to 97.64 ng L−1.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all the recovery experiments were lower than 13.6%. The instrument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ranged from 0.7 to 87.7 pg.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ts and effluents of 5 Chinese STPs. Except for regulated phenolic compounds (phenol and 2,4,6-trichlorophenol), three un-regulated phenolic compounds, including 2-chlorophenol, 2,5-dichlorophenol and 2,4-dichloro-3-ethyl-6-nitrophenol were identified in the effluent wastewater. The detected concentrations of un-regulated phenolic compounds could possibly cause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dicating that immediate attention is required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00.
针对浙江省杭嘉湖区域河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问题,在水网平原水稻田进行生态沟渠降污试验.通过构建以盘培多花黑麦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沟渠,研究其在处理养猪场废水和生活污水条件下生长和生理指标响应,确定在不同条件下盘培多花黑麦草的逆境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植株在处理养猪场废水时,其生长势、生长量以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