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4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前,利用径向井压裂改造技术开发低渗透油层、薄油层、裂缝性油气层、注水后“死油区”等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但国内外尚未对此进行系统的研究。受地应力控制和储层非均质性影响,水力压裂裂缝很可能无法顺利沿径向井方向延伸沟通目标区域,导致储层增产效果不理想。基于多径向孔压裂裂缝起裂压力分析和塑性区理论,推导出多口径向井在地应力条件下引导压裂裂缝定向扩展准则。满足该条件时,多径向井会在储层中产生连续塑性区,裂缝在塑性区内扩展不受地应力影响而保持定向扩展,这保证了压裂施工时各径向井间裂缝相互贯通,形成沿径向井轴心面方向的的主裂缝。兼顾经济性优化出了径向井间的最大间距,为径向井水力压裂技术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基氨基)苯胺](ACPDA)/过氧化二苯甲酰(BPO)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引发苯乙烯(St)的聚合及其动力学行为.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单体浓度、ACPDA浓度和BPO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聚合反应的活化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聚合反应速率随单体浓度、ACPDA浓度、BPO浓度的增加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聚合物分子量随单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ACPDA浓度、BPO浓度的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该体系具有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特点,其聚合速率方程为Rp=K[St]1.52[ACPDA]0.56[BPO]0.49,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35.50 kJ/mol.  相似文献   
53.
溶氧对谷氨酸棒杆菌发酵产谷氨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控制0、5%、30%3种溶氧水平进行谷氨酸分批发酵,考察了3种溶氧水平下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的代谢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溶氧降低,发酵液中柠檬酸和α-酮戊二酸的含量降低,三羧酸(TCA)循环还原臂途径中的有机酸含量增加,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含量也有所增加,在溶氧为0时,乳酸和乙酸大量积累。通过分析不同溶氧水平下的相关酶活和胞内氧化还原状态,发现随着溶氧降低,谷氨酸脱氢酶酶活降低,乳酸脱氢酶酶活升高,胞内氧化还原电势升高,它们的共同作用使氧限制条件下发酵的代谢流流向TCA循环的还原臂途径和乳酸合成途径,导致谷氨酸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54.
起爆方式对整体式MEFP战斗部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不同起爆方式对整体式多爆炸成形弹丸MEFP战斗部参数的影响,通过LS-DYNA仿真软件,对3种不同起爆方式下战斗部形成多个弹丸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并结合爆轰波作用理论,对弹丸成形形状和速度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点起爆与环形起爆时,弹丸束发散角和毁伤面积较大,但周边弹丸速度较低,形状不规则,气动性较差;当采用平面起爆时,弹丸束发散角和毁伤面积最小但弹丸速度较大,气动性较好;相对于点起爆、环形起爆方式,采用平面起爆方式时炸药有效利用率最高,形成弹丸的气动性和对目标侵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5.
为提高超细HNS的能量输出,本文以重结晶法提纯后的HNS为原料,通过溶剂/非溶剂法制备超细HNS/ANPZO混晶炸药,并对其进行了形貌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HNS与ANPZO之间形成了分子间氢键,HNS与HMX质量比为67∶33时,起爆电压为1.5 k V,5 kg落锤时,撞击感度为31.40 cm,装药密度为1.615 g/cm~3时,爆速为7 048 m/s,比纯超细HNS爆速提高273 m/s,是一种感度适中,能量输出较高,有应用前景的冲击片雷管装药。  相似文献   
56.
损伤炸药的冲击起爆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炸药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分析,建立了基于KIM弹粘塑性球壳塌缩热点模型原理的三项式整体化学反应速率方程模型. 运用遗传算法确定了反应速率方程相关参数,通过与Forest-Fire反应速率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将所建反应速率方程模型嵌入有限元程序对PBX炸药起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描述分析受冲击加载造成孔隙率、颗粒尺寸等变化的损伤炸药的冲击起爆过程.  相似文献   
57.
齿轮在加载循环过程中,粗糙表面微凸体接触会在齿轮次表面形成应力集中,形成初始疲劳裂纹,降低齿轮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研究直齿轮表面微凸体曲率半径、高度对表面弹塑性接触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Hertz接触理论和粗糙表面形貌的Greenwood-Williamson理论,建立了粗糙齿面单微凸体法向正接触模型、粗糙齿面弹塑性接触模型和不同粗糙度的粗糙界面接触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模型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分析得,增大微凸体曲率半径会使接触应力有所降低,微凸体越高所受接触应力越大,且微凸体高度对接触应力的影响大于微凸体曲率半径造成影响.根据模型所得结果利用基于多轴疲劳机理的Smith-Watson-Topper方法预测了不同粗糙表面疲劳裂纹萌生所需的加载循环次数.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对粗糙表面接触疲劳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从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事例,补充理论教学中有关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一些问题,以期引起同行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9.
提出了一种滴定强酸性含Fe3+及Fe2+体系中游离酸(其游离酸浓度>1mol/L)的新方法。实验证明,将K2C2O4作为掩蔽剂时,利用过量的KIO3与过量的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测定体系中的游离酸。当体系中存在Fe2+时,可利用KMnO4(在强酸性下)或H2O2(在弱酸性下)的预氧化来消除Fe2+的干扰。在加入过量的K2C2O4(C2O42-与Fe3+的摩尔比值为30)和过量的KIO3及Na2S2O3的条件下,其化学反应可以在30min内完成。采用I2回滴法测定游离酸,测试结果的精密度高,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3%  相似文献   
60.
以ABAQUS为平台,利用扩展有限元方法,采用最大环向拉应力断裂准则模拟了有限大板和三点弯曲梁Ⅰ-Ⅱ复合型裂纹的开裂角。结果表明,采用扩展有限元法分析Ⅰ-Ⅱ复合型裂纹的扩展方向不需要预先指定裂纹扩展方向,解决了常规有限元方法的弊端;扩展有限元方法能够逼真地模拟复合裂纹的扩展行为,无须重新剖分网格,节省了计算成本,为解决实际复杂形状裂纹问题提供了方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