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9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太子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活力测定,对太子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子参水提取物、醇提取物、皂甙粗提物清除DPPH的IC_(50)值分别为6.13、3.61和2.89 mg/L,清除羟自由基的活力分别为70.9、77.3和871.8 U/mg,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力分别为0.55、1.93和7.71 U/mg.对亚油酸氧化的抑制率分别为0.5%、24.2%和26.9%,对H_2O_2诱导血细胞溶解的抑制率分别为22.4%、33.2%、45.6%.太子参提取物具有明显抗氧化活性,皂甙粗提物活性优于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72.
多丝切割的“滚-刻-削”混合加工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多丝切割的环境并非理想,加工要求并非相同.而理想及单一的“滚-刻”切割加工模型对整个过程难以解释周全.基于多丝切割中磨粒运行存在多种状态,指出研磨粒的综合力学行为(研磨粒的加工机理)取决于研磨液膜的流体力学条件,处于半接触和全接触状态下的磨粒,各自以“滚-刻”、“滚-刻-削”方式实施切割加工.故多模型混合加工可以较好地解释多丝切割加工的整个过程,多模型的混合加工模式更加接近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73.
本科生入学后均有具体专业的二次选择的机会.建立一套面向大学二年级本科生院内具体专业方向的二次选择的科学辅助评价系统软件,辅助他们较科学地选择正确的专业方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该系统广泛研究当代相关的评测理论并且结合本专业特点,建立了一套面向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评价体系.针对上述评价体系信息系统,提出了将信息粒度思想与关联规则算法相结合的粒结构关联度算法.基于上述理论研究,研发和实现了一套二次专业方向辅助选择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新颖性、可用性和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为实现动态连续地采集显微颗粒图像,采用CCD高速摄像头连续拍摄显微颗粒图像的方法,并使用VS2005集成环境下的VC.NET编程工具开发动态显微颗粒分析软件.该软件由于考虑了显微颗粒图像采集的动态性和连续性,从而能够实时进行颗粒分析.经实践验证,该软件可应用于各种粉体材料的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75.
为明确氮硫肥对小麦淀粉粒度分布及主要理化特性的影响,以强筋小麦品种西农9718和中筋品种陕农138为材料,采用不同氮硫肥水平进行处理,系统分析了小麦A、B淀粉的粒度分布、淀粉组成、膨胀势及糊化特性对氮硫肥的响应。结果表明,强筋和中筋小麦品种的淀粉粒度分布基本一致。A淀粉粒体积分布占总淀粉的74.95%~75.43%,但淀粉粒数量远少于B淀粉粒。A淀粉的直链淀粉、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以及回生值高于B淀粉,而B淀粉有更高的支链淀粉、膨胀势和糊化温度。不同氮硫肥处理改变了小麦淀粉的粒度分布,进而影响淀粉的组成和糊化特性。在施氮(230kg.hm-2)条件下,强筋品种西农9718和中筋品种陕农138的A、B淀粉分别在硫肥施用量为46和56kg.hm-2时有较低的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膨胀势及较好的糊化特性。陕农138淀粉的粒度分布、组成及糊化特性对氮硫肥的响应比西农9718更敏感。适当的氮、硫肥配施有利于改善小麦的淀粉品质。  相似文献   
76.
利用聚焦光束反射分析仪(FBRM)分析测定了淀粉颗粒粒径分布,可实现了对淀粉在物理或化学处理过程中粒径变化的在线监测。考察了淀粉乳浓度、搅拌速率和介质等因素对FBRM测定淀粉颗粒粒径大小分布的影响以及不同种类淀粉颗粒的粒径分布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淀粉乳浓度的增加,FBRM测得的淀粉颗粒粒径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浓度达到10%时,粒径大小趋于稳定;在高浓度淀粉乳中,搅拌速率对淀粉颗粒粒径的影响较为显著,在低浓度淀粉乳中,则没有显著的影响;采用浓度小于50%的乙醇和异丙醇以及高于75%甘油作为介质时,可以得到较为稳定的粒度分布;不同种类淀粉颗粒的粒径分布曲线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年限秦艽药材的质量差异,确定栽培秦艽最适宜的采收年限。方法测定并比较不同栽培年限秦艽药材的外观性状质量指标。对不同年限秦艽药材中指标成分龙胆苦苷含量和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进行测定,以野生秦艽药材为参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不同年限的秦艽药材在外观性状质量、指标成分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4年生栽培秦艽的指纹图谱特征和野生秦艽相似度最高,两者的质量最为接近。结论综合外观性状质量、指标成分含量和整体化学特征分析,秦艽栽培以4年采收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78.
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当归中的挥发油的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等方法,研究药材粒度、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及解析分离条件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挥发油的影响.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粒度40目,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2h,CO2流量20L/h,分离釜Ⅰ压力8MPa,分离釜Ⅰ温度50℃;分离釜Ⅱ压力6MPa,分离釜Ⅱ温度50℃.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具有较高的提取率,该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9.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超声波水提巴戟天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运用SAS 8.2和Design-Expert 7.1.1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响应面分析.获得巴戟天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料液比(原料质量与提取液体积的比,gmL)为113,超声波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测得巴戟天多糖质量比为35.93 mg·g-1.  相似文献   
80.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赤栀黄颗粒的多种活性成分进行提取优化,并以动物药效学方法评价优化结果.HPLC同时测定赤栀黄颗粒中栀子苷、芍药苷、大黄酸和大黄素的含量,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溶剂、提取次数对成分提取的影响;以异硫氰酸苯酯造大鼠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肝脏酶和胆红素,进行药效学评价.活性成分经水提取3次,每次20 min,可有效阻止异硫氰酸苯酯引起的大鼠肝脏酶和胆红素的升高.经动物药效学试验验证,此活性成分的提取优化条件,有利地保证了赤栀黄颗粒临床疗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