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9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颗粒流在电场下随电场的变化流量产生改变,对实验数据的研究发现,颗粒流量受电场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颗粒所产生的涡流磁矩,而并不是原来认为的极化电荷。  相似文献   
102.
研究可用于Montgomery算法的基于二次编码的不同阶的Booth大数乘法器的性能和面积。 通过SMIC 0.13μm工艺实现的阶64, 128和256的128 bit和256 bit的Booth大数乘法器, 分别在160 MHz和125 MHz的频率下实现模乘运算。 实验结果表明, 阶64, 128和256的Booth乘法器在速度上性能一致, 但随着阶的增加, 由于预计算和产生部分积的复杂度上升, 乘法器的面积将增加。  相似文献   
103.
Summary The migration of cerebellar granule cells from the external granular layer to the internal granular layer is mediated by the radial Bergmann glial fiber. Recent works have shown that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s and proteolytic enzymes or their activators are involved in this process. Immuno-localization studies showed differential temporal and spatial expression patterns of different adhesion molecules, their isoforms, and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granule cell migration. Functional perturbation experiments using cerebellar explant cultures demonstrated that several adhesion molecules as well as plasminogen activator are involved in granule cell migration and are required in different stages. Other systems used to study granule cell migration including dissociated microwell cultures and granule cell deficient mouse mutant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adhesion molecules. The results accumulated so far suggest that the migration of granule cells is a complex process in which the cooperation of a group of molecule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some for adhesion some for de-adhesion, are required to fulfill the different needs during the migratory course.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研究了悬浮聚合PS实际生产中,用分散剂HydrolyethylCellulose(HEC)控制PS粒径及其分布的方法。结果表明:根据聚合反应的程度分批加入分散剂HEC,有利于控制PS粒径分布,得到粒径分布窄的PS树脂,使产品优质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05.
首乌制剂对MPTP引起的小鼠帕金森病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选用成年ICR纯系小鼠,通过对小鼠主动运动以及脑内多巴胺(DA)含量的测定,观察首乌的醇提取物对MPTP引起的小鼠帕金森病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实验发现,注射MPTP后,小鼠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脑内DA含量明显降低,表现出帕金森病的特征。对这些小鼠再注射首乌制剂能促进小鼠的运动,脑内DA的含量得以恢复。若同时注射MPTP和首乌制剂,则小鼠主动性活动时间以及纹状体多巴胺的含量都明显高于单独注射MPTP组。实验提示,MPTP可引起ICR小鼠脑内多巴胺神经元损伤并产生帕金森病症状,而首乌制剂对MPTP的毒性作用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和一定的治疗作用,这可能与首乌制剂抑制型单腔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6.
乌三颗粒抗肺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三颗粒抗肿瘤作用.方法 (1)采用药效学体内实验及体外细胞培养实验相结合,观察了本方药在体内对小鼠移植性Lewis肺癌抑制率的影响和在体外3H-TdR掺入对人巨细胞肺癌株(A-2)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2)观察了本方药对PHA诱导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乌三颗粒在8.1~16.2 g/kg的剂量下,体内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40%~57%,与对照组比较P<0.05.在体外0.5~8 mg/ml的剂量,对人巨细胞肺癌株(A-2)表现出较好的生长抑制作用(P<0.01);同时能显著提高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0.01).结论乌三颗粒对体内、外肺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能增强小鼠免疫功能.这为扶正化瘀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一定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大型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往往是有噪声和不一致的,应用经典的粗糙集理论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处理时,效果不够理想.引入信息颗粒的概念,给出了属性子集引导的信息颗粒的构造方法及基于信息颗粒的知识描述,并应用粗糙集的扩展模型讨论知识的粗糙度问题,提出了基于粗糙信息颗粒的属性约简算法,该算法在给定最小置信度阈值的情况下,可实现对不一致数据集的简洁知识提取.图1,表2,参8.  相似文献   
108.
高性能低功耗32位浮点RISC微处理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低功耗架构、片上总线预选器等新的设计思想和改进的高阶布斯算法,利用0.35μmCMOS工艺,研制成功一种低功耗、高性能32位浮点精简指令系统(RISC)微处理器.该处理器芯片内置128kb静态随机存储器,芯片面积为7mm×7mm,中断和定、浮点等指令集所有指令运行正确,32位浮点乘法运算仅需17.8ns.与传统的设计相比,该微处理器主频提高了38%,功耗下降了39%,50MHz频率下的动态功耗仅为164mW,并具有边界扫描测试功能.研制结果表明,新的设计思想和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微处理器的综合性能,为嵌入式浮点RISC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9.
活性炭固载固体酸催化合成对硝基苯甲酸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颗粒状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合成对硝基苯甲酸乙酯。实验结果显示 ,催化剂用量为0.8g,n(醇 ) :n(酸 )=6 :1 ,反应温度为82~87℃下回流90min时 ,酯化产率可达98.7 %以上  相似文献   
110.
SBR中不同基质对好氧颗粒污泥的性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的碳源基质(乙酸钠、葡萄糖、蛋白胨、淀粉)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反应器中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外观形态和特性的影响.不同单一基质条件下的SBR反应器中均可形成好氧颗粒污泥.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在其它条件维持一定时,其外观特征和性状决定于碳源基质,基质中碳氮比(C/N)值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外观形态、稳定性能和活性有较大的影响.蛋白胨为基质条件下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具有最佳的稳定性能,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去除效率稳定在90%左右;耗氧速率为5.88 mg/(g·min),为普通污泥絮体的6倍左右;反应器污泥浓度为3.5~5.2 g/L,污泥沉降指数在55~75 mL/g之间,较好的稳定性能和紧密的颗粒污泥保证了颗粒污泥在污泥龄(Sludge Retention Time SRT)变化条件下的良好运行.其它基质中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形态和性能差异较大,COD去除效率在90%以上.好氧颗粒污泥去除COD的过程和出水悬浮颗粒物(Suspended Solids SS)的产生过程几乎不受基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