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371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Interspecies somatic nuclear transfer (NT) may provide a new approach for preservation of the endangered rare species. Previous interspecies cloning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 nucleus from a quiescent somatic cell supports early development of reconstructed embryos in the ooplasm from another species. In this study, we transferred nonquiescent somatic cells from a giant panda into the perivitelline space of the enucleated rabbit oocytes. After electrofusion (at the rate of 71.6%) and electrical activation, 4.2% of the panda-rabbit reconstructed embryos developed to blastocyst in vitro. For improving the development rate of reconstructed embryos, we used serial NT in this study, i.e. blastomeres from reconstructed morulae were transferred into the perivitelline space of the enucleated rabbit oocytes. The fusion rates in the groups of serial I, serial II and serial III were 79.5%, 84.1% and 78.0%, respectively, having no difference with that of somatic group. And the blastocyst rates in serial NT groups were 19.4%, 13.5% and 10.3%, respectively, which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omatic NT group.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uclei from nonquiescent somatic cells can support early development of reconstructed embryos and serial NT can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rate of interspecies reconstructed embryos. 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相似文献   
12.
利用等厚干涉测量头发丝的直径,可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巧,加深对实验原理的掌握,丰富了实验内容,避免了实验结果的千篇一律,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在弱酸性介质及抗坏血酸和乳化剂存在下 ,以 5 -Br -PADAP为显色剂 ,选用了铜、锌、铁的最大吸收峰为 5 5 8,5 6 6和 76 0nm为测定波长 ,按系数倍率法和两波长标准加入法原理处理测量数据 ,直接测定了人发中铜、铁、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从编织工艺、缩绒工艺、定型工艺三方面研究了影响羊毛衫织物质量的因素,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提出了改善羊毛衫织物质量的合理工艺条件和参数.  相似文献   
15.
应用5ml、2.5ml和1.7ml剂量的“天王饮”灌服20只公兔,为期30d.结果表明,实验组睾丸实质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4.65±1.38g,3.41±0.90gVS.P<0.01);实验组血浆睾酮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7.38±7.02μg/L,1.01±0.3μg/l.VS.P<0.01).说明“天王饮”能提高动物的性激素水平并促进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16.
以家兔离体十二指肠纵肌方向的张力为指标,观察了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组织胺(Histamine)对十二指肠的作用,探讨了组织胺对Ach,NE的调制作用.实验表明,在正常情况下兔离体十二指肠收缩活动比较规律,并出现梭形波,纵肌的张力变化呈现周期性.Ach对十二指肠的作用依其剂量的不同而不同.NE通过β抑制性受体对十二指肠产生抑制作用,而β兴奋性受体和α兴奋性受体介导兴奋.组织胺对十二指肠的作用与肠的机能状态有关,H1型受体介导兴奋.阈下剂量的组织胺可激活NE的α受体使NE表现为兴奋作用,对Ach具有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查饲养林麝的麝场规模、饲养空间及年龄因素对饲养林麝毛发生理应激的影响,为林麝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陕西凤县25个麝场142只饲养雄性林麝同一部位的毛发,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林麝毛发皮质醇含量,比较不同年龄组林麝毛发皮质醇含量的差异,聚类分析林麝的毛发皮质醇含量,卡方检验高皮质醇组和低皮质醇组林麝在不同饲养环境中的分布情况,探查评估饲养雄性林麝的生理应激状态。【结果】饲养雄麝毛发皮质醇含量在3~9岁龄没有显著差异。毛发皮质醇含量的聚类分析表明,雄麝的生理应激状态可分为低皮质醇和高皮质醇2个组别;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皮质醇的2个组别在不同规模麝场的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饲养空间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高皮质醇组林麝在小圈占比最高,低皮质醇组林麝在大圈占比最高。【结论】饲养条件下,根据林麝毛发皮质醇含量可有效探查其生理应激状态,可分为高敏感组和低敏感组;林麝饲养空间显著影响其生理状态,进而影响高敏感和低敏感个体的比例组成。  相似文献   
18.
根据绵羊毛囊角蛋白关联蛋白(KAP 6-1)基因已知DNA序列设计合成了两个特异性引物,以绵羊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1 042 bp的特异性片段,连接到pM D 19T载体中获得该片段克隆.经过快速提质粒法筛选、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表明该克隆包含所需的目的片段.DNA测序结果也证明该克隆片段与原基因5′端调控区序列相比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研究结果为今后制备转基因克隆动物,在毛囊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绒毛生长调控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型染发剂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D&C红No.17为原料与环氧氯丙烷进行醚化反应,再以硫氢化钠对醚化产物加以改性得到巯基改性D&C红No.17,并通过红外光谱及HPLC-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巯基改性D&C红No.17应用于染发剂配方,研究了其染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巯基改性D&C红No.17具有良好的染发效果,可应用于永久性染发剂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PAGIEF)和解离试验法对“奇异动物”毛发的血型物质和角蛋白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份分别收集于贵州黎平县和四川巫溪县的“奇异动物”毛发具有与某些灵长类动物毛发类似的A和AB型血型物质.二者毛发角蛋白组分的PAGIEF谱型非常相近,但与黑猩猩,长臂猿,阿拉伯狒狒,狗熊,山羊和豚鼠的毛发有差异,与人头发也不一样.作者认为,二份“奇异动物”毛发属于同一种属的动物.它们可能属于与灵长类动物有一定亲缘关系,但又有差异的一类未知灵长类动物.有关这种“奇异动物”种属关系的确切认定,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