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6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441篇
系统科学   410篇
丛书文集   145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406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李学峰  徐荣 《系统管理学报》2021,30(6):1106-1119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防范内控危机是当前金融治理背景下财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使用聚类分析法计算上市公司高管群体断裂带,并考察其对企业内控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群体断裂带与企业内控质量显著负相关,且公司内部微观层面高管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加剧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体现出高管持股的“盘踞效应”,而公司所在地宏观层面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则会缓解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作用机制的检验显示,高管群体断裂带通过抑制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讨论与分析从而降低了内控质量;进一步区分断裂带类型后发现,基于深层特征形成的断裂带对于内控质量的负面影响显著高于表层特征断裂带。本研究丰富了断裂带理论的应用和内控质量影响因素的内涵,对于如何提升企业内控质量、规避非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2.
给出两粗糙集间一种新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模糊模式识别问题中,通过算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3.
为解决独居老人日常生活的监护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析与模糊模式识别的独居老人活动量研究方法。该方法将独居老人的日常活动量作为对独居老人生活状况监测的有效指标, 并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对活动量时间序列建立预测模型, 利用模糊模式识别法鉴别活动量监测值与活动量预测值之间的差距, 当两者之间的差距超过正常范围时, 将预警信息反映给老人的监护人, 以便监护人对老人的生活状态是否异常予以关注。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老人异常状态的识别准确率为96. 97%。从而为老人生活状况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4.
首先介绍了粗糙集、模糊集与三角模的概念,接着指出利用三角模可以诱导出相应的包含度,进而可得到一个相似度,提出了一种利用三角模对粗糙集间的相似性进行度量的新方法.最后借助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5.
高校本科双学位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琼 《长春大学学报》2014,(2):252-254,261
高校本科双学位教育经过了20多年,发展趋势逐渐与国际接轨。双学位的培养模式逐渐从校内发展到校际最后发展为国际合作。专业设置也将打破学科门类的限制,实现跨学科的融合,从单一的借助现有专业的双学位模式,发展为单独组建双学位模式。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手段扩大双学位的受用群体,建设高校内部闭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双学位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6.
通过对中国大学出版社客户投诉处理工作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大学出版社客户投诉处理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开展这项工作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大学出版社客户投诉处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7.
依据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的高移动性特征分别建立VANET运动解析模型与运动仿真模型.通过两种运动模型得到VANET度分布的解析解与数值解.对它们进行比照分析,发现两种度分布曲线均呈现出小度值的节点个数众多、大度值节点个数较少的特点,符合幂律函数分布,由此证明VANET是一个无标度网络.另外,从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两个角度证明,VANET对随机性攻击具有较高的鲁棒性,但对针对性攻击则表现出网络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48.
为加快滚装运输过程中汽车装卸滚装船舶的周转率,促进滚装码头堆场车位资源的高效利用,研究了滚装码头堆场车位分配问题.按照成组集中分配原则,以提高成组汽车停放集中度为目标,建立了衡量成组汽车停放集中度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而设计吸引度搜索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与分支定界法相比,吸引度搜索算法在高效求解规模化算例的同时可实现解的质量较优.以上海海通汽车滚装码头堆场的车位实际布局及作业情况为背景,验证了所提模型与算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拓展了汽车滚装码头堆场车位分配管理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9.
热误差是精密、超精密加工中主要的误差源之一,热误差温度测点优化是热误差补偿的关键问题.在机床空间多维布置的大量温度测点之间存在多重相关性,从众多测点中选取特征点的优劣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热误差补偿效果.通过对温度测点间多重相关性及温度与热误差关系的综合分析,采用改进的模糊C-均值(IFCM)聚类算法对温度测点进行聚类,以减小类与类之间温度测点的相关性,且避免FCM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易局部收敛的缺点.对温度测点按灰色关联分析(GRA)中的灰色综合关联度进行排序,从变化量和变化率的角度综合反映温度与热误差的关系.采用IFCM-GRA对温度测点进行优化,提高了热误差模型的鲁棒性及准确性,使温度测点数量大幅度减少.在某型号精密卧式加工中心上进行实验,温度测点从17个减少到4个.在不同转速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对优化出的温度测点与热误差建立模型,所建立模型均能很好地预测热误差变化情况,经对预测模型分析,轴向热误差由几十微米减小到5μm以内.  相似文献   
150.
在半固态模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液相偏析现象,使零件出现"弱点"或"弱区",这些"弱点"或"弱区"通常又是潜在的裂纹源和服役条件下失效的起因。为了分析研究半固态模锻液相偏析的影响因素,应用DEFORM-3D软件对7075铝合金半固态模锻充型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成形速度对7075铝合金杯形件充型过程的影响规律。在模拟的基础上,利用压力机及杯形实验模具,进行了半固态7075铝合金流变模锻成形,研究了成形速度对7075铝合金杯形件半固态模锻组织均匀性的影响。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成形速度越高,充型越不平稳;在压头温度400℃、成形比压50 MPa、合金温度628℃的条件下,随着成形速度的增加,杯形件的液相偏析度增加,组织越不均匀,当成形速度为5mm/s时,杯形件的液相偏析度高达1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