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7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探讨了分风优化的前提,基本思想,及应遵循的原则。它充实和完善了通风网路的优化理论。  相似文献   
62.
矿井外部漏风率大小是衡量主要通风机运行状况和通风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定方法的选择是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漏风测定时面临的首要问题。依据矿井通风原理,分析了各种外部漏风测试方法的原理、步骤、适用条件。以五沟煤矿外部漏风测定为实例,论述其方法选择的依据和过程。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在1#风机和2#风机运行状态下矿井外部漏风率分别为8.4%和7.85%,其中备用风机的装置漏风是主要的漏风源,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治理。测试结果对消除矿井漏风隐患、优化矿井通风系统提供科学的现场依据。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柴油发电机房对通风换气的要求及余热量的计算,阐述了柴油发电机及柴油发电机房的几种冷却方法、适用范围及各自的优缺点,供暖通专业人员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4.
对拟建的地下自然通风除湿系统实验用房,就其热显通风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5.
在对矿井通风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煤矿通风网络解算结果,应用软件实时审核矿井总风量、各分支的风量和风速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要求的分支给出预警并显示分支的名称和具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66.
论述了煤矿通风的重要性,结合轴流式通风机的特点,设计了一套通风机房监控系统,提出了工作机和备用机的自动轮换的建议,以保证两台或多台风机能够均衡工作。  相似文献   
67.
基于层式通风房间室内空气流动特性建立了室内垂直温度分布预测模型.该模型将室内空气流动特性与热质平衡方程有机结合,并反映了室内热源强度、墙体辐射及送风参数等边界条件对室内垂直温度分布的影响.通过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室内垂直温度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并在趋势上反映出层式通风房间室内垂直温度的变化特征.因此,本文提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能够很好地用来指导层式通风系统的实际应用及能耗分析.  相似文献   
68.
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对某培训中心建筑群的环境风场和压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考虑了季节主导风向的半围合式布局设计,有效地保证了夏季通风和冬季保暖,有利于学员户外运动;建筑物迎、背风面压差随高度变化呈现明显的差异,一些楼层的角隅处需要辅助通风手段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结合风速、风压、空气龄等指标分析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对建筑风环境的改善及建筑节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9.
为研究空调房间室内环境参数对室外气象参数瞬时变化的动态响应,采用CFD中的标准k-ε模型对兰州地区某办公室在考虑非稳定传热情况下的室内气流组织和污染物浓度场进行数值分析,获得了顶送风/下回风和侧送风/下回风两种通风模式下室内流场、温度场及污染物浓度场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时刻的太阳辐射通过激励室内自然对流换热过程对室内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迁移特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同一送风模式下,16:00时室内的污染物浓度较8:00时均匀,而8:00时的污染物浓度平均水平较高;在同一送风参数下,采用顶送风方式时更有利于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  相似文献   
70.
本文研究了影响卷烟通风度稳定性的因素,以及各因素对通风度稳定性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在相同设备、通风度设定的条件下:单排孔的稳定性优于双排孔;双排多孔的稳定性优于双排少孔;能量设定值大、波长设定值小的情况下,通风度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