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7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RS和GIS技术,以陕西省韩城市为例,结合土地建设适宜性、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国土主体功能的划分,旨在明确各区的生态功能定位,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建设和发展方向,为推动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划及生态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2.
坛厂隧道在施工期间出现涌水、涌泥现象,介绍了隧道的病害情况,并提出了综合治理‘方案。对工程实施综合治理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3.
在当今世界,工业区已成为各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区发展的经济形势仍在继续。工业区曾为东莞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东莞工业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东莞的高水平崛起离不开工业区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4.
通过系列实验,初步确定新型纳米氧化银混于基础涂料对库房空气中和墙面的微生物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适用于档案库房中的微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65.
基于光气候区的日照时数特征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8—2012年中国34个主要城市的日照时数值,从光气候分区的视角,采用线性拟合和累积距平的分析方法.对我国Ⅰ~Ⅴ类光气候区近25年的日照时数总量年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光气候区年总日照时数层次分布明显,Ⅱ类至Ⅴ类光气候区日照时数呈逐渐减少趋势,只有Ⅰ类光气候区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各类光气候区四季日照时数分布大体与年总量相似,各季节分布略有不同,但气候区四季日照时数的变化速率则各不相同.该研究为我国各类光气候区的日照时数特征及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方法,也为我国建筑采光照明及节能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6.
提出了夏热冬冷地区高层住宅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中的问题:一是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不足,二是窗户的密闭性不能满足要求,三是室内空气质量与建筑节能的矛盾,四是高层住宅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进而提出解决高层住宅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7.
辽中凹陷锦州区块东营组发育三角洲滑塌浊积扇、远岸水下扇和近岸水下扇等重力流沉积。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沉积体系分析,探讨了各类水下重力流沉积的形成条件,建立了相应的发育模式,分析认为:物源系统、坡折类型和湖平面变化的耦合关系决定着沉积体的基本特征,包括类型、层序位置、发育部位和规模大小等。进一步研究表明,各类重力流沉积内部构成差异明显,坡折类型及组合样式对其控制作用明显,表现为:坡折组合的规模和复杂状况决定了砂体平面展布的分异状况;坡折带的类型和坡度决定着沟道体系的发育情况;坡折下方微地貌构建的次级坡折带控制着砂体的分配,尤其是优质砂体的富集位置。沟道化是断陷湖盆重力流沉积的一大特色,探讨了其有别于经典海相重力流相模式的原因。对岩性圈闭的勘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覆盖不同气候区的83个站点气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了不同气候区供暖供冷度日数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近20年来,空气相对湿度和太阳辐照度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呈上升趋势,而气温上升现象主要出现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近年气候变化造成我国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的供暖度日数分别以每10年4.49%和2.41%的速率下降;夏热冬冷地区的供冷度日数以每10年19.22%的速率上升,而夏热冬暖地区供冷度日数则以每10年15.36%的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69.
为了获得低成本超大屏幕自由立体显示器,采用了DLP投影的技术方案.分析了柱透镜光传输特性.通过模拟透镜光路,获得了立体视区图.结合立体视区的交叉干扰现象,推导出适合大屏幕立体显示的光栅参数.针对显示器的最佳观看距离,分析了虚拟摄像机架设间距和前后景极限位置的关系.实现了约150 in超大屏幕立体显示墙,同时提高了显示系统的立体感和临场感.  相似文献   
70.
为研究开挖卸荷和水力荷载耦合作用下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突涌灾害演化特征,以沈白高铁西谷隧道工程为依托,考虑不同富水破碎带构造形式及地下水赋存特征,开展隧道突涌灾害演化过程研究。基于水-岩相互作用原理,建立三维离散元粘合块体-裂隙流耦合模型,明确不同地质构造特征下的隧道突涌灾害模式,分析破碎岩体裂隙扩展和地下水渗流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论有:(1) 引入粘合块体模型和裂隙流组合模型,建立了富水断层破碎带水岩相互作用力学模型,再现了富水破碎带隧道突涌灾害演化过程。(2) 不同富水破碎带构造形式引起的突涌灾变模式差异显著,且具有不同的触发条件和表现形式。断层破碎带倾角为45°时,破碎岩体沿掌子面下部溜塌涌入隧道,倾角为90°时,围岩向掌子面挤出,倾角为-45°时,表现为拱顶围岩垮塌。(3)富水破碎带突涌灾害程度随着水头增大而加剧,其中倾角为-45°时,突涌灾害程度受水头高度的影响最显著,倾角为90°时,水头高度影响相对较弱,但突涌灾害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