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系统科学   88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63篇
综合类   2100篇
自然研究   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71.
在地震野外采集中,由于低降速带造成的地震波吸收衰减较为严重,在激发井深设计时,需要考虑将药柱进入高速层激发,同时选取最佳激发岩性以提高单炮记录信噪比,达到改善地震资料品质的目的。所以建立精确的近地表模型是采集施工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探讨并模拟空间网格化方法、空间属性插值计算等关键技术,综合分析了包括小折射、微测井、岩性取心以及静力触探等多种近地表调查资料的解释成果,建立了一个基于深度、速度、岩性等多属性结合的一致近地表模型。该方法不仅改变了传统固定经验模式或者线性插值计算激发井深的现状,并通过相应的质量控制手段,有效弥补了商业地震采集软件在精细近地表建模和激发井深设计方面的不足。通过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在实际生产工区中进行的实践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72.
结合北京某地铁车站的工程特点和施工方式,选取典型的监测点,对车站主体工程的侧洞和中拱施工过程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监测,以现场实际测试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地面沉降的规律.研究表明:当侧洞施工时,监测点的沉降数值基本相同,而在中拱施工时,中间监测点比两侧监测点的沉降数值大很多;侧洞施工时的群洞效应是造成侧洞比中拱施工时地表沉降数值大得多的重要原因;选取的监测断面,侧洞施工和中拱施工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均在10 m左右.通过对不同施工步序地面沉降量的对比分析,明确了诱发地面沉降的主要工序和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973.
郭凯生  杨楝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2):27-28,56
对地源热泵垂直单孔双U型埋管换热器的单孔回填材料、管内流量、进口温度等因素对换热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对搭建实验台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在该测试工况下最佳流量约为1.01m3/h,并对比中粗砂与原土的热导率,得出在导热率增大45%时,其单位井深换热量增大了25%,同时经过数据和设备综合考虑分析得出了机组循环液的出口温度不宜太高,在约35.6℃达到实验最佳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是目前山东省乃至全国都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通过运用历史数据分析了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并运用推拉理论,以城市为视角,实证分析了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吸引力,同时指出城市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的推力.最后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5.
再制造前曲轴圆角疲劳裂纹扩展深度是影响其剩余疲劳寿命的重要因素,采用无损评估方法评价圆角疲劳裂纹扩展深度对于再制造前曲轴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根据曲轴圆角的几何特征,应用多频涡流技术结合曲轴四通道涡流检测探头对圆角疲劳裂纹扩展深度进行定量评价. 结果表明:多频涡流信号幅值的变化可以准确判断裂纹位置,进而可根据多频涡流信号的幅值反演裂纹的深度信息,为再制造前曲轴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6.
低孔隙岩石中断裂带内部结构及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野外露头资料,研究低-非孔隙性岩石内断裂变形机制及形成断裂带内部结构,分析断裂对非常规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低-非孔隙性岩石内断裂变形机制为破裂作用、碎裂作用和碎裂流作用,分别形成初角砾岩、角砾岩和碎裂岩以及超碎裂岩,前3类断层岩渗透性相对较高,多为流体运移的通道.不同岩性地层内形成的断裂带结构有共性也有差异,共同特征是:伴随位移增加,断裂带逐渐从“一元”结构向“二元”结构发展,一旦大规模断层泥形成,变形集中在断层核上,破碎带宽度不再明显增加.不同的是演化模式的差异,碳酸盐岩压溶作用明显,伴随大量压溶缝形成和生长连接,最终演化成断裂.火山岩特别是凝灰岩中,开始发生断裂变形不形成破碎带,而是先形成断层核.超固结泥岩形成的断裂带开始渗透性增强,伴随断层泥产生,渗透率又会接近母岩.这种差异可能造成断层封闭模式演化及油气富集规律的差异.仅发育破碎带小规模断层、无内聚力的断层角砾岩、碎裂岩以及具有连续断层核的破碎带为典型的高渗透性断层,对非常规储层油气充注起到重要的作用.断层核渗透性决定断层封闭类型及油气富集模式,高渗透性断层核本身不具有封闭能力,主要靠岩性对接封闭,油气通常富集在区域性盖层之下且主要富集在断裂的下盘.低渗透断层核具有很强的封闭能力,油气在两盘均可以富集.破碎带由于大量裂缝发育,成为非常规油气富集的“甜点”区,有些致密气和页岩气富集区沿着断层呈条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977.
余洁  王明康 《河南科学》2013,(10):1827-1832
通过构建济南市趵突泉景区游客满意度分析模型,运用SPSSl6.0分析软件对近300份有效样本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对该景区的游客满意度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趵突泉景区的满意度主要体现为5个感知维度,并且呈现出景区社会文化、游览舒适度、旅游吸引力、旅游服务、旅游设施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建议景区开发多元化多层次的泉水旅游产品,完善景区服务设施,优化景区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978.
针对0-1编码的动态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精英迁移的主从式双种群动态遗传算法.主种群采用记忆机制,把从种群获得的最优个体替换主种群中较差的个体,同时参与到与记忆个体的演化操作.通过一组动态优化函数进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各变化周期和变化强度下均能很好的跟踪环境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79.
藏族迁移及族群关系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藏族迁移及族群关系研究的重大意义,同时分析了目前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认为现有藏族起源迁移的研究在语言学、古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为主,而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对西藏民族和文明的起源和迁移,还没有定论,学者们所做的工作还只是探讨性质的.本文提出以Y染色体SNPs和线粒体mtDNA多态性的分子生态学、生物信息学研究为主,与人类学家、藏医学家一起,综合人文学科研究成果,对藏族起源和迁移进行系统进行研究,是进行民族起源、族群关系及迁移研究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80.
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区县单元流动人口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探究流动人口迁移距离特征与其城镇化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如下。1)全国各区县平均近程流动比重最大,中程次之,远程最小。各地区流动人口迁移距离特征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以近程流动为主,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内蒙古边境地区以中程流动为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西北地区以远程流动为主。2)近程、中程、远程人口流动对城镇化影响不同,且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近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负相关,高度负相关区域多位于山地丘陵地区和省界地区;中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正相关,高度正相关地区主要位于中国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地区以及东南丘陵地区;远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负相关的区域主要位于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或省界地区,其他地区远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正相关。3)近程流动比重高值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吻合,中程流动比重高–低集聚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存在"中心–外围"结构,远程流动比重高值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空间错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