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5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417篇
系统科学   336篇
丛书文集   189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41篇
综合类   657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226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受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影响,新体制的多输入多输出合成孔径雷达(MIMO-SAR)方位成像结果存在"假峰"而导致成像质量下降。该文提出基于虚假旁瓣比、积分旁瓣比及峰值能量损失等图像质量指标联合评价"假峰"对SAR成像质量的影响,进而确定MIMO-SAR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界,为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当等效相位中心误差超过0.2rad时,一般需要对其进行补偿以满足常规指标要求;星载系统较机载系统更适合等效相位中心处理,通常可忽略等效相位中心误差的补偿环节。  相似文献   
942.
The influence of the elastic energy on L10→L12 transient ordering transform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microscopic phase field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three stages experienced in atomic ordering: solute clustering+L10 short range ordering → L10 long range ordering → L12 long range ordering.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the high ordered L12 phase, it has firstly taken plac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matrix to L10 phase, and then held the L10→L12 secondary transformation. Elastic energy is proved to take little effect on the stage of short range ordering, but as the elastic energy is multiplied, it obviously shortened the course of the solute clustering, and speeded up the proceeding of the L10 long range ordering transition. Accordingly, the increased elastic energy also strengthens the single crystalline directionality of L10 phase projecting on 2D plane and makes the ordered degree of Al and Zn atoms enhanced. With the temperature elevation, Al’s and Zn’s ordered degree decreased in L10 phase.  相似文献   
943.
涡街流量计在含气液体测量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水为连续相的流体里注入少量空气,空气为离散相,研究了涡街流量计在这种两相流条件下的测量特性。试验在直径为50 mm的水平管道中进行,水的流量为6~12 m3/h,注入的气体体积含气率为3%~15%。涡街流量计同时用谱分析以及脉冲计数对水流量进行测量,并且对两种不同测量方式进行了比较。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分析了不同的含气率对涡街流量计测量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4.
采用强迫振动方法对La2Cu1-xLixO4+δ(0.02≤x≤0.15)系列氧化物超导体的母体化合物的低频内耗和模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x=0.02,0.05时,La2Cu1-xLixO4+δ在250 K附近存在一个弛豫型内耗峰P1,为共价氧对形式的额外氧跳跃弛豫运动的结果;当x=0.10,0.15时,La2Cu1-xLixO4+δ除了存在内耗峰P1外,在200 K附近还出现了内耗峰P2;La2Cu1-xLixO4+δ在高温区域的模量反常现象反映了体系的正交与四方结构转变,其相变温度随Li的掺杂量的增加而向低温区域移动.  相似文献   
945.
热镀锌双相钢DP590力学特性及其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及液压扩胀试验,分析了热镀锌双相钢DP590准静态条件下力学特性及大应变力学行为,同时利用高速电液伺服试验机及分离式Hopkinson拉杆试验机测试了该材料中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特性.试验数据表明,DP590呈现微弱的各向异性,同时其动态等效应力应变曲线簇具有随应变增加而渐进收敛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YLD2003各向异性屈服准则的混合流动硬化收敛型黏塑性本构模型,并提供了模型参数的识别方法.利用该本构模型对一薄壁管梁结构的轴向冲击试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新本构的仿真模型可以准确模拟试验结果,因而该本构更适用于工程精细仿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946.
NdFeB磁性材料化学镀非晶态Ni—W—P合金及其相转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NdFeB磁性材料表面施镀非晶态Ni—W—P合金,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仪对Ni—WP合金镀层的组织形貌、结构及其相转变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非晶态Ni—W—P合金镀层是由大量不同尺寸的颗粒状或胞状突起组成,随着热处理温度逐渐升高,镀层结构由非晶结构逐渐转变为晶态结构,非晶态Ni—W—P合金镀层的晶化转变温度范围为350~380℃.  相似文献   
947.
纳米流体作为柴油机冷却系传热介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Cu-水纳米流体作为柴油机冷却系传热介质,利用CFD方法对质量浓度为0.5%,1%,3%和5%的Cu-水纳米流体在柴油机冷却水套内的流动和换热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采用湍流随机跟踪方法,对固液两相流离散项纳米粒子的运动进行轨迹追踪,得到了不同质量浓度纳米流体Cu粒子在柴油机水套内的浓度场分布、速度场分布、内能变化、停留时间、换热总量以及水套进、出口之间的压降变化计算结果表明,以Cu-水纳米流体作为传热介质可以显著提高柴油机的散热性能,随着纳米粒子浓度的增加,柴油机散热能力增强,水泵功率损失小范围增加,Cu粒子在水套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与其浓度相关性不明显,换热效率与纳米流体的流速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948.
从冷凝器两相区的水动力学不稳定性入手,分析了环路热管的温度波动机理,得出了冷凝器两相区不稳定性是系统温度波动的源动力之一.实验发现以甲醇为工质的环路热管系统温度波动集中发生在热负荷介于12~60 W时,而在该区间之外的较低和较高热负荷范围,系统能够平稳运行,这和理论分析结果相符合.另外,系统温度波动剧烈程度随着系统工质充灌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强.与以甲醇为工质的环路热管相比,采用汽化潜热较小的丙酮为工质时,系统发生温度波动的热负荷范围变窄,同时温度波动剧烈程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49.
针对某商用车发动机舱冷却气流导致严重的扬尘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风扇不同转速下的车底扬尘模拟实验来确定导致扬尘的最低转速,对车底风速进行测试,确定扬尘风速的临界点。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在保证散热性能的前提下,比较了延长护风圈和加导流板两种方案,发现延长50 mm的护风圈和增加10°的导流板扬尘效果最为显著。在两者共同作用下,车底风速降至扬尘临界点以下以及扬尘颗粒数减少75%。通过实车道路测试验证优化方案效果。  相似文献   
950.
利用GC/MS联用对香辛料调味品的香气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共分离鉴定出48种香气成分,其相对含量较高的是烯类,占42.49%;其次是酯类,占17.36%;含量最少的是苯类,占0.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