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2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语气副词“偏”、“偏偏”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进行考察,揭示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全面、准确地把握二者的用法。  相似文献   
82.
"搞"是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中用法灵活、意义丰富、具有多种结合能力、运用极其广泛的一个动词,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动词"搞"进行分析,会对"搞"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对于我们掌握它的规律性和提高我们利用语言的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3.
文中从社会语言学、句法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和会话分析研究等五种视角,对语码转换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并且讨论了这五种研究方法的贡献和不足,揭示了这一现象对于英语学习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4.
论述了根据与背景蕴涵命题的逻辑关系,句子的非语法受定蕴涵命题在语用解释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语用在多Agent系统中的协调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Agent系统的研究起源于分布式人工智能 ,由于它为解决复杂、分布式环境下的问题求解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和理论框架 ,因而受到计算机、自动控制、管理科学等许多科学的日益重视 在多Agent系统中 ,Agent之间以及Agent与环境之间都是并发的 ,需要进行通信 通信不仅仅是为了交换信息 ,更主要的目的在于当系统出现冲突时 ,它担负起协调作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用传统的协议机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文中基于语用预设理论 ,讨论了语用在解决多Agent系统冲突时的协调作用 ,并给出了语用模型 在该模型下的通信 ,可使通信双方达到深层次上的理解 ,减少在解决冲突时所带来的协调代价  相似文献   
86.
言语行为理论与会话含义理论的哲学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学的诞生和发展与日常语言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语用学的两大奠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皆源于日常语言哲学。言语行为理论试图通过研究具体的言语行为来考察语言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而澄清或排除哲学混乱。会话含义理论则通过对语言的哲学思辨,寻求人的理性本质以及以理性为核心的哲学研究方法。无论是言语行为理论还是会话含义理论都是把语言视为一种分析工具,都是为解决哲学问题而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87.
桂仁娜  姜艳 《科技信息》2012,(34):193-194
Politeness is a universal linguistic phenomenon but also relative by nature and subject to culture. The politeness in pragmatic study and its cultural specificity in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re explained. Some tactics in cross communication are also suggested.  相似文献   
88.
自然种类词项(natural kind terms,以下简称NKT)属于通名,是衔接语言哲学和形而上学研究的纽带,指称则是NKT揭示世界的方式。在对经典名称语义理论的反思中,诉诸语用学解决语义问题成为NKT语义研究的一个趋势。从现有科学研究对于NKT语义研究的挑战来看,NKT语义研究与NKT所指对象的认知密切相关,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重新审视NKT语义研究,给出一个兼有本质认知与解释力两个方面特征的NKT语义解释。  相似文献   
89.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以网络为媒介的交际活动中,网络聊天就是其中一种新型的话语交际互动方式。这一新型的交际过程中,网民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拟声应答词。本文以网络言语交际中的拟声应答词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语用学、词汇学的相关理论和基本知识,对网络聊天中拟声应答词进行简要的语用分析,揭示出它们的一些基本特征。文章主要以网络聊天中使用频率高和使用范围广的"呵呵"为例来具体分析,结合网络交际语境的实际及它所出现的位置,重点探讨了"呵呵"在网络聊天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0.
在语际语语用学领域,人们试图通过对语言学习者言语行为的跨语言和跨文化对比分析,揭示语际语使用的语言语用和社会语用特征。文献研究显示不仅不同语言文化学习者对社会变量、礼貌策略的感知是不同的,而且不同认知能力即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对社会变量、礼貌策略的感知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言语行为语用迁移与语用发展不仅与学习者的社会心理因素相关联,而且与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息息相关。同时也说明,无论学习者语言水平发展到何等程度,学习者的语用能力都无法达到本族语者的语用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