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3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扶贫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贫困是一个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性问题;同时,贫困也是一个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性问题。2011年起,我国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新标准提高到人均1500元,扶贫对象覆盖9000万人左右,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但这也意味着我国扶贫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为此,作者对贫...  相似文献   
42.
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贫困老区的基本状况、文化建设现状等问题进行了调查,从中发现老革命精神在新旧一代之间出现了断层,必须加强贫困老区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3.
我国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是自然条件方面的不利因素也不少.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贫困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而不利的自然条件却得以充分地表现,从而加剧了社会经济的落后程度.本文对我国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进而提出了贫困地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44.
论述了开发治理山区的重要性,并通过两则典型实例说明了如何将综合治理与脱贫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发展生产、建设环境、培植资源结合起来,才能使我国4亿贫困人口真正走上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45.
阐述了发展食用菌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忻州发展食用菌业的现状和潜力,并提出了发展食用菌业的对策,指出发展食用菌业是忻州市脱贫致富的一项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6.
在中唐诗歌里,江南的意象,基本上都是温润、明丽,令人向往的。然而,晚唐吴郡(苏州)诗人陆龟蒙笔下,那个被人接受的江南意象却起了变化:沉郁的贫困,牢骚的萧条。这是江南意象的另一面,它同样是真实的。形成陆龟蒙诗文下的江南贫困意象的原因有二:客观上,社会矛盾的激化与不可调解;就主体而言,陆龟蒙的求真精神与受于儒家的仁爱思想。  相似文献   
47.
贫困成因分析主要有两个理论取向:结构解释和文化解释。我国城市贫困是在社会转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构性”贫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困者的境况若长期得不到改善,“结构性”贫困就向“文化性”贫困发展,对贫困者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政府的反贫困政策不仅要消除“结构性”贫困,更应该着手“文化性”贫困的治理。  相似文献   
48.
消除贫困是长江经济带面临的主要任务,而城镇化是否有助于减贫关系到政策走向.该文利用长江经济带2000年~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GS2SLS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贫困问题具有空间外溢性,长江下游地区表现为正空间外溢性,而中上游地区表现为负空间外溢性;城镇化与贫困问题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而分区域检验后这一关系更为显著;长江经济带现阶段仅有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跨越了“倒U”型曲线拐点值,表明贫困问题的解决并非城镇化的必然结果而是其阶段性表现;基础设施效应是城镇化影响贫困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9.
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山区县,社会经济水平较低,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本文对喜德县贫困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析,为喜德县社会经济发展、摆脱贫困提出了途径与思考。  相似文献   
50.
敬采云  谢芳 《系统科学学报》2010,18(1):79-82,86
本文运用系统论的理论思想,在分析影响灾区介入性贫困因素的基础上,把个人能力再造、农村体系重建和保障系统作为三个子系统,提出地震灾后农村能力再造系统,并且从人力资本积累、教育和职业培训、家园建设、设施建设、产业建设、精神建设、生态建设、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具体实施,全面、系统开展灾区农村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