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05篇 |
免费 | 95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6篇 |
丛书文集 | 59篇 |
教育与普及 | 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篇 |
现状及发展 | 23篇 |
综合类 | 2664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65篇 |
2016年 | 64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128篇 |
2013年 | 101篇 |
2012年 | 156篇 |
2011年 | 145篇 |
2010年 | 96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99篇 |
2007年 | 114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129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109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134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66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58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72.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微观观察的方法对三酸化学抛光液中各组分对铜合金表面抛光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观观察法能够更直观有效地研究各组分对铜合金表面抛光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获得铜合金表面最佳抛光液:磷酸200~300ml/L、硫酸200~400ml/L(磷酸+硫酸500~600ml/L)、硝酸200~250ml/L(紫铜)、40~150ml/L(黄铜)、盐酸5~15ml/L.经处理的铜合金表面不仅外观光亮、微观平整,而且铜合金表面制备的转化膜中性盐雾测试时间更长、防腐性能更好.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铜合金微观形貌获得最佳抛光液组成的方法,简单方便、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73.
竹叶综合利用研究(Ⅰ):制取叶绿素铜钠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索了以竹叶为原料制取叶绿素铜钠盐,并研究了合适的制取流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所得产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74.
简要评述了凯思·平所著《白铜:中国合金在欧洲 (1680—1820)》一书。该书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发现了英国 18世纪后期著名工业家马修·波尔顿的档案资料并做了深入地研究,从而找到了一批重要的新史料,使白铜史上的一些疑难问题得以澄清。该书的另一贡献是提供了上百件白铜实物的科学分析结果,为鉴别中国白铜及其仿制品德国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6,(14)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metal-organic polymeric frameworks hav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due to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d fascinating structures[1-4]. Great interests have been focused on self- assembly in the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s by e… 相似文献
76.
77.
肖武权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
含矿地层为下寒武统麦地坪组(∈_Im)。根据同位素δ~18C、δ~18O值研究,认为成矿水体为盐度正常、温度的海湾环境。水介质PH值在7~8之间,中等——较强还原,水动力比较强,有机质含量丰富。生物与矿产形成关系密切,直接和间接地参与了成矿作用,磷矿是富磷的底水在上升洋流作用下,上升至本区富集、凝聚并在盒地内再改造,最后在较低能的环境下形成。图2,表2,参6。 相似文献
78.
采用纯铜-(Cu-30wt%Al)组成的扩散偶,研究了800℃时Cu-Al反应扩散产物的扩散组织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并测定了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在800℃时Cu-Al界面反应产物与Cu-Al二元平衡相图中存在的各相相对应。 相似文献
79.
邓凡政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
本文报道了两种新的钴、铜大环配合物[M(14)4,11-二烯-N]I_2(M=Co,Cu)的合成,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X射线粉未衍射,电导、红外光谱、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同时也研究了它们吸氧,脱氧性能. 相似文献
80.
堤坝型堆积体接触应力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堤坝型堆积体分为三类情形,基于有限差分法求解了三种情形下的接触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同三棱柱堆积体类似,堤坝型堆积体的法向接触应力,并非人们认为的线性分布,而是呈曲线分布,堤坝高度开始出现变化的附近(对应三棱柱堆积体的中心)存在应力凹陷的现象;当相比于三棱柱堆积体,堤坝型堆积体的应力凹陷程度受到缓解(因堤坝自身的反压),同时应力凹陷的延伸范围也仅限于0.5~1倍堤坝高度的范围;对比底边有无水平约束两类情形,说明了接触面上的切向应力加重了应力凹陷的程度;下伏岩土体的刚度(弹模)也将影响到应力凹陷的程度,刚度相较上覆堆积体越大,应力凹陷越严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