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47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44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2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用阳极电流腐蚀法制备多孔硅(PS),并将其分散到无水乙醇中形成溶胶.用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多孔硅溶胶的荧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掺入对溶胶体系的稳定性及其荧光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多孔硅溶胶的电迁移实验,并发现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使多孔硅溶胶带不同电荷,从而使多孔硅溶胶的电迁移变的可控.用扫描电镜(SEM)和X光电子能谱(XPS)对多孔硅溶胶电迁移沉积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溶胶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沉积层的成分没有影响,可以用这种方法实现多孔硅纳米粒子的可控组装.  相似文献   
62.
采用γ射线辐射接枝的方法在无纺布纤维表面接枝苯乙烯。将接枝改性后的无纺布浸渍于丁酮/PVDF-HFP/丁醇混合液中,真空干燥后制得多孔的无纺布支撑聚合物电解质复合膜。以其为隔膜组装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LiMn2O4/无纺布聚合物复合膜/Li),进行充放电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无纺布聚合物复合膜具有合适的厚度,一定的机械强度。辐射接枝提高了无纺布与聚合物混合液的结合力,在电池的充放电循环过程中不易发生短路,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3.
木材陶瓷制备多孔SiC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椴木木粉/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经高温碳化制成木材陶瓷,然后经熔融Si反应性渗入制成了多孔的SiC陶瓷.借助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木材陶瓷和多孔SiC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阿基米德法和三点弯曲法测定了木材陶瓷和多孔SiC的显气孔率和弯曲强度.结果表明,木材陶瓷是非晶碳材料,含有C—O—C醚键、C—C双键及C—H结构等,多孔SiC是由主晶相β-SiC和少量第二相Si组成的复合材料;多孔SiC遗传了木材陶瓷的多孔结构;木材陶瓷向SiC陶瓷的转变使弯曲强度从12.6MPa提高到73.8MPa,显气孔率从64.1%降至53.2%。  相似文献   
64.
VOCs在土壤孔隙中扩散模型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污染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迁移性质,建立了一种可快速测定非保守性污染物在土壤孔隙中有效扩散系数的新方法,采用了土柱扩散实验研究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土壤中的有效扩散系数.根据多孔介质为干燥和含水体系将挥发性有机物分为保守性和非保守性两种类型的扩散组分,建立了不同的迁移模型方程进行过程描述,并提出了迁移方程的一维解析解,对三氯乙烯和苯在砂土体系的研究表明,利用土柱扩散实验测定挥发性有机物的有效扩散系数的方法可靠,同时表明采用经验扩散模型描述非保守性组分的扩散时应考虑适用范围,孔隙中气相体积含率低时,Millington模型和Collin模型适用性较好,且Collin模型更优一些,当气相体积含率很高时,则应考虑应用Marshall模型和Penmen模型。  相似文献   
65.
介质变形引起地层孔渗变化条件下的试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层介质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弹塑性变形 3种类型 .重点研究了介质塑性变形后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条件下的不稳定渗流问题 .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指数变化规律的试井分析模型 ,通过有限元方法得到了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双对数理论曲线 ,并对理论曲线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通过实际井例分析 ,说明变孔渗试井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6.
基于u~U形式的广义Biot理论,探讨了土骨架和孔隙流体的加速度对波浪作用下弹性海床动力反应的影响。通过算例比较考察了Zienkiewicz等所提判断准则对均质海床的适用性。加速度效应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波浪周期、海床厚度和土体剪切模量,Zienkiewicz等所提判断准则并不总适用于判断加速度效应对海床动力反应的影响。一般来说,考虑海床土骨架和孔隙流体加速度与否得到的超静孔压幅值相差很小,但某些情况下不考虑加速度效应可能低估海床内的有效应力幅值,特别是剪应力幅值。  相似文献   
67.
氮化硅陶瓷刀具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彬 《山西科技》2004,(2):67-68
文章介绍了氮化硅陶瓷刀具的发展现状 ,阐述了氮化硅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及其在实际应用中须注意的问题 ,为在机械加工行业中推广应用陶瓷刀具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8.
从纳米级阳极氧化铝(AAO)膜对应用的重要性入手,主要简述AAO膜的制备、形成机理、自结构特点及结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69.
MgO/Si3N4复合材料表面致密层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发现MgO/Si3N4复合材料具有自阻碍氧化的性能,氧化时其表面能自发生成一层阻碍进一步氧化和提高抗侵蚀的致密层,添加Al,Si可以加厚、加宽致密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无添加剂和添加Al,Si的致密层的形成机理、组成和结构.提出转换氧分压为衡量气态氧化物SiO和Al2O的逸出标准,并确定气态的SiO或Al2O可以在氧化层内部生成以及由于它们在表面的再氧化和反应使表层内形成了致密层的机理.  相似文献   
70.
多孔介质突破特性的薄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化多孔介质突破行为的机理研究,对引起多孔介质突破特性尺度效应讨论的实验数据,结合实验原理重新作了分析。所谓的多孔介质突破特性的"尺度效应"应是边壁效应的反映。由于堆积状况的随机性,给定颗粒介质的突破压强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不确定性。实验观察到的突破压强波动范围最高可达±12%。边壁效应的存在和突破压强的不确定性,使得以实验方法量化尺度效应是不可行的。实验分析表明:湿饱和颗粒介质的突破特性只是一种薄层行为,与实验介质厚度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