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以混合二异氰酸酯和聚醚二元醇为单体、N-甲基二乙醇胺为亲水扩链剂,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其固含量可达46.70%,合成的乳液具有二元分散粒径分布,其成膜的吸水性仅为3.665%,断裂伸长率高达1 512.88%,TG分析表明该膜在250 ℃开始降解,在460 ℃已完全失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固含量较高,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92.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环碳酸酯单体,其再与丙烯酸类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备出水性环碳酸酯乳液,然后与胺类固化剂反应制备水性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红外谱图表征知产物具有氨基甲酸酯的结构,表明水性NIPU制备成功.研究了水性NIPU在不同固化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并对其热性能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以;乙烯三胺为固化剂,固化温度为80℃时,NIPU膜层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可达到5.21MPa和468%,吸水率为4.95%,热分解温度高达234.85℃.  相似文献   
193.
以聚(2-甲基-1,3-丙二醇-己二酸)酯二醇(PMA-1000),2,2-二羟甲基丙酸(DMPA),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4-丁二醇(BDO),1-((2-羟基乙基)氨基)蒽醌(SR222)为原料,三乙胺(TEA)为中和剂,乳化后得到含SR222的红色水性聚氨酯染料(SR222-WPU).利用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光粒度仪、分光测色仪、色牢度测试仪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R222蒽醌结构接到水性聚氨酯链上,合成了SR222-WPU,其乳液在300~475 nm波段具有紫色荧光;随着SR222添加量的增加,SR222-WPU乳液粒径从58.71 nm增大到86.6 nm,胶膜的a*值从21.26增大到79.64,红色逐渐加深;SR222-WPU在棉布上色牢度较好,耐摩色牢度为4~5级,耐水渍褪色度为5级.   相似文献   
194.
通过利用聚多巴胺与氨基基团的共价反应,将不同分子量的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NH_2)固定于聚氨酯(PU)材料表面,并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修饰的聚氨酯材料表面的抗粘附性能.实验中采用了三种不同分子量的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分别是分子量1 000、2 000和5 000.对修饰后的材料表面进行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及静态接触角测试证实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成功地接枝于聚氨酯材料表面.通过对材料表面在不同时间段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效果的分析,以及抗血小板粘附测试,系统地探讨了聚乙二醇分子量的不同对所修饰材料表面抗粘附效果的影响.并针对由分子量2 000与5 000的聚乙二醇修饰的材料表面进行了抗细菌生物膜测试.  相似文献   
195.
以4,4"-二胺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和碳酸丙烯酯(PC)为原料,合成了非异氰酸酯聚氨酯PACC,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4,4"-二胺基二环己基甲烷和碳酸丙烯酯合成PACC的反应动力学,发现PACM/PC体系的反应级数为1.982,表观活化能为33.91KJ/mol,指前因子为1.064 min-1。当反应温度为120℃时,体系的转化率可达80.1%。  相似文献   
196.
梯度密度聚氨酯泡沫塑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改变发泡剂用量和采用不同密度泡沫组合,来改变聚氨酯结构泡沫整体的密度分布,研究了梯度密度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当发泡剂质量分数约为聚醚的10%时,所形成的梯度密度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采用夹芯结构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97.
丙烯酸树脂交联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中利用肼基与酮羰基之间的脱水缩和反应制备了丙烯酸树脂交联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探讨了肼基、酰胺基的含量对水性聚氨酯(PU)乳液、苯丙(PA)乳液性能的影响以及交联反应对漆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中加入肼基化合物提高了膜的拉伸强度,硬度及耐水性等性能,同时发现,肼基化合物的用量在不超过4%时水性聚氨酯乳液最稳定;酰胺化合物的用量对苯丙乳液也有较大影响,酰胺化合物在乳液中质量分数小于6%时,丙烯酸乳液的稳定性最好。丙烯酸树脂交联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其拉伸强度、硬度等皆比改性前的聚氨酯、丙烯酸乳液要好,当酰胺基化合物与肼基化合物保持相同交联基团摩尔比时,得到乳液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98.
在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存在下,用苯乙烯对普通炭黑进行了有机表面改性,考察了改性后炭黑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再以该改性的炭黑为填充剂,制备聚氨酯密封胶,考察该种改性方法所得到的炭黑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炭黑能够在有机溶剂中较好地分散,当填充于聚氨酯密封胶中,与未用该炭黑填充的密封胶相比,密封胶的伸长率、拉伸强度、剪切强度、邵氏硬度明显提高,抗下垂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9.
Graphite nanosheets (GNS) were prepared by surfactant assisted ultrasonication from expanded graphite (EG) and followed by coating onto vinylon fabrics with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WPU). The morphology of GNS and GNS/polyurethane (PU) coatings was characterized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ESEM), and the structure of GNS was studi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Electromagnetic (EM) parameters indicated that GNS is a kind of dielectric loss material, in which little magnetic loss is found. Reflection loss (RL)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GNS content and coated thickness had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microwave absorption. For the fabric coated with GNS/PU nanocomposites (30/100 by weight, wet thickness of 0.39 mm for dry areal density in 130 g/m2), RL values exceeding 5 dB could be obtained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10.7–18 GHz, while 10 dB in 12.7–18 GHz, and a minimum value of 28 dB at 15.2 GHz. These GNS/PU coated fabrics are light and flexible with much thin and low-cost coated layer, and showed great potential in radar camouflaging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200.
利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不同硬段质量分数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黏合剂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流变性能,表征了加工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黏合剂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加工工艺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黏合剂的流变性能有显著影响,其平衡转矩随着加工温度和转速的提高呈下降趋势.加工工艺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黏合剂的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加工温度和转速的提高使其拉伸强度降低,而延伸率则随着加工温度的提高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