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硬段含量对热致形状记忆聚氨酯材料记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 (PEA)为软段、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 1,4 丁二醇 (BDO) 含环状结构的扩链剂DPA为硬段 ,采用一步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具有热致形状记忆功能的多嵌段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其多次形变形状记忆恢复能力 ,并且用DSC分析不同硬段含量的热致记忆聚氨酯的热行为 ,另外用WAXD对其聚集态结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43.
介绍以聚醚-N220,聚醚-403,TDI-80等为原料制备单组分快干型聚氨酯透明膜材料的方法和原理,研究了TDI-80用量、聚醚-403的添加量以及催化剂对透明膜的耐化学腐蚀、耐油、表干时间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对膜材料组成进行了表征。所得制品固化时间短、透明度高、化学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可用于化工仪器设备的防尘、防油污、防腐等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44.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醇解得到的聚酯多元醇(PDA Mn=200~500)为软段、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为硬段,制备了一系列端-NCO基的湿-固化型聚氨酯密封胶。不仅为废聚酯瓶回收利用提出了新方法,而且合成了一种新的材料聚酯型聚氨酯密封胶。  相似文献   
145.
聚氨酯改性TDE-85/MeTHPA体系的固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氨酯预聚体、扩链剂和交联剂对TDE-85/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树脂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光谱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探讨聚氨酯(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研究表明: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由TDE-85/MeTHPA树脂体系的83.14 kJ/mol降至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体系的67.91 kJ/mol。确定的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体系合适的固化工艺条件为:120℃,2 h 140℃,2 h 160℃,2 h。在该固化工艺制度条件下,PU改性TDE-85/MeTHPA体系固化反应完全,能满足固化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6.
选用聚醚二元醇(PPG)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合成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采用该聚氨酯预聚体(PUP)、扩链剂、交联剂对TDE-85/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环氧树脂进行改性,通过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分析,探讨聚氨酯(PU)改性环氧树脂(EP)体系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TDE-85与MeTHPA之间发生固化反应,形成环氧聚合物网络Ⅰ;1,4-丁二醇(1,4-BDO)及三羟甲基丙烷(TMP)与PU预聚体之间发生了扩链、交联反应,形成聚氨酯聚合物Ⅱ;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为非均相结构,PU含量是影响PU/EP材料两相相容性和相区尺寸的主要因素;当添加的PUP质量分数为15%时,PU改性TDE-85/MeTHPA体系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7.
采用预聚法合成了一新型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配方中异氰酸酯基和羟基的物质的量的比(-NCO/-OH)、反应温度、羧基含量对水性聚氨酯的粘度、粒径和吸水率等性能的影响。表明,随着-NCO/-OH比的增大,粘度下降,粒径增加,吸水率下降;预聚反应温度越高,越快达到异氰酸酯基的理论值,但是温度越高越易发生副反应;随着羧基含量的增加,粘度升高,粒径起初下降,最终趋于平衡,吸水率升高。  相似文献   
148.
报道以马来酸酐化聚丙烯 (MPP)和聚氨酯 (PU)预聚物为原料 ,采用溶液法制备聚丙烯的聚氨酯接枝共聚物的一种合成方法。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接枝程度的影响以及合成工艺的优化 ,并采用FT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二甲苯为溶剂 ,在 10 0~ 130℃条件下 ,通过聚氨酯预聚物的NCO基团与MPP的MA基团的反应可以使PU链接枝于PP主链 ,接枝程度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9.
单组分水性聚氨酯纳米乳液的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蓖麻油代替部分聚醚通过丙酮法合成的单组分水性聚氨酯纳米乳液的性能与应用。探讨了R(NCO/OH)值、亲水单体含量、扩链剂的用量等因素对乳液粒径、贮存稳定性、机械力学等性能的影响。用IR光谱表征了聚氨酯树脂的结构,用激光散射粒径分析仪测定了乳液粒子的粒径.制得的乳液粒径小于50nm,贮存稳定期超过6个月。通过与适当的助剂或颜料进行配伍,配制出应用范围广泛、涂膜性能优异的单组分乳胶清漆和色漆。  相似文献   
150.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UV固化的涂膜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双羟基化合物、二羟烷基羧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合成了UV固化的水性阴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证实了该预聚物的结构,并讨论了羧基含量、原料不同配比等影响涂膜性能的因素;通过对涂膜吸水率、光泽度、硬度、拉伸强度等方面的测试,表明了合成的预聚物UV固化后具有良好的涂膜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