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以聚已二酸乙二醇酯(PEA)、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00)、扩链剂(MoCA)、两种不同粒度分布的4A分子筛为原料,采用预聚法制备了聚氨酯/4A分子筛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粒度的4A分子筛对Pu/4A分子筛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溶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4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分子筛的粒度密切相关,小粒度分子筛的效果优于大粒度的,且当其质量分数为7%时,所制备的PU/4A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与纯聚氨酯相比,复合材料的耐溶剂性能大幅度提高,溶胀度减小幅度达55%~60%。  相似文献   
132.
杨洁  刘朝晖  赵伟  孟超  赵彩荣 《河南科学》2010,28(3):293-295
采用湿法溶液纺丝工艺,考察原材料种类及配比对聚氨酯浆液性能的影响,并对聚氨酯浆液的制备工艺及相应的纺丝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3.
确定了首先合成出带有异氰酸酯端基的聚氨酯预聚体支链部分,然后在聚丙烯酸酯主链上引入带有活泼氢的单体,通过异氰酸酯基与羟基反应将支链接枝到主链上的合成路线,制备了聚丙烯酸酯接枝聚氨酯共聚物溶液,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确定了产物的接枝共聚结构。将所合成了接枝共聚物溶液用于织物涂层整理,得到了具有优良性能的防水透湿涂层织物。  相似文献   
134.
二异氰酸酯与扩链剂的不同比例对聚氨酯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聚氨酯的合成过程中,减少扩链剂的用量,使过量的-NCO基团与聚合物链上的NHCO上的氢反应,从而产生支化点,结果表明,减少扩链剂用量对聚氨酯的应力应变性能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小角激光光散射的研究表明,产品的亚微观结构是无定形的。  相似文献   
135.
合成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考察了软段组成、二羟甲基丙酸(DMPA)含量及不同NCO/OH比值对产物微相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醚型水性聚氨酯的微相分离程度高于聚酯型水性聚氨酯。提高DMPA用量,软段玻璃化温度移向低温区,说明体系的微相分离程度加大。随着NCO/OH比值的增大,软段玻璃化温度也移向低温,软硬段的微相分离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36.
磷腈改性聚氨酯热解燃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磷腈化合物改性聚氨酯,通过ESR自旋捕捉技术和裂解色质仪观察其燃烧特性,对聚氨酯燃烧后长寿命自由基和热分解产物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含氯的六氯环三磷腈可抑制燃烧过程中长寿命自由基的生成,同时将磷腈化合物加入到聚氨酯体系中,在中等温度下可促进它的热分解.  相似文献   
137.
基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氨酸酯和扩链剂1,4-丁二醇/乙二胺等合成了一系列热塑性聚氨酯和聚氨酯脲弹性体,采用差示扫描量热、X-ray衍射和13C核磁共振等对其结构和性质等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各类弹性体的相分离与软段相Tg的关系,确定并指出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形成的热塑性聚氨酯和聚氨酯脲为完全无定性结构.  相似文献   
138.
共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乙二胺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共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井对其结构和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9.
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与形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热塑性聚氨酯(TPU)/环氧树酯(EP)共混物之间的反应及其形态结构特征,发现两相间形成了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并存在化学交联;两相的质量份数是影响IPN形态结构和形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0.
本文通过DDV、DSC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聚氨酯-聚丙烯腈共混体系的两相结构以及一些有关的生物性能.发现在该共混体系中,聚氨酯硬段与聚丙烯腈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对该共混物进行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氨酯与聚丙烯腈共混以后,其抗霉性有显著提高.并且这种共混聚氨酯在碱性介质中水解后,亲水性显著提高,血液相容性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