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0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2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论述了用醇酸树脂改性后的苯丙交联乳胶涂料的漆膜光泽、醇酸树脂加入量以及醇酸树脂中和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2.
聚乳酸多元醇是合成可降解聚氨酯材料的关键软段原料.分别以1,6-己二醇与三羟甲基丙烷为链转移剂,在Sn(Oct)2的作用下使L-丙交酯开环共聚,成功制备出3种聚乳酸多元醇低聚物.通过1H NMR、FT-IR及GPC表征,表明:聚合物的结构与预期设计的吻合;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 202、1 065、1 613; PDI分别为:1. 17、1. 12、1. 17,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  相似文献   
133.
为了提高碳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将悬浮聚合法合成的聚苯乙烯微球经高温碳化后,再通过浓HNO3液相处理制备改性碳微球电极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N2 吸附解吸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所合成碳微球和改性碳微球的形貌和微观结构,以及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测试改性碳微球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0.625 A/g的电流密度下改性后碳微球比容量达到246 F/g,且在12.5 A/g的大电流密度下仍然具有比未改性碳微球明显高的比容量.  相似文献   
134.
由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烯烃聚合方面具有高活性和良好的分子剪裁性,通过调节催化荆的微结构或温度、压力等聚合环境的变化,可以在分子层次上实现烯烃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组装,实现聚合物物理性质的调控,最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过渡金属催化荆的合成及其负载化,水相烯烃聚合及活性聚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5.
分散聚合制备功能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散聚合是一种随涂料工业发展而来的新的聚合方法,它比传统方法有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人们不仅成功制备了粒径为(1-10)μm单分散聚合物微球,而且能得到引进各种特定功能团的功能聚合物微球,其制备应用前景诱人,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分散聚合的特点和机理,并概述功能聚合物微球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36.
本文用pH滴定法研究Fe(Ⅲ)与N-邻羟基苄基氨乙酸(HBG)的络合行为以及1:1络合物(FeL~+)的水解和聚合作用。测定了30.0±0.1℃、μ=0.1(NaClO_4)的水溶液中Fe(Ⅲ)与HBG络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以及FeL~+的第一级水解平衡常数和水解产物(Fe(OH)L)的二聚平衡常数。讨论了pH滴定曲线、溶液中的平衡及水解产物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37.
在综合和分析现有中温、低温磷化剂各种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室温磷化剂所需的促进剂,获得了较满意的促进剂FH—5,实现了常温低渣快速磷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8.
丙烯腈聚合过程的先进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丙烯腈聚合过程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系统的构成、功能模块及各模型的作用,并列举了转化率的预测模型和估计模型,它们可分别用于闭环控制和校正模型参数,现场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改善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9.
Three-dimensionally ordered macroporous polystyrene(3DOM PS) with pore size of 350 nm was fabricated using Cp2Co/Ethyl 2-bromoisobutyrate(EBiB) catalytic system by ATRP.The resulting polymers were detected by FT-IR,1H-NMR,SEM,and GPC.The microstructure of 3DOM PS was confirmed by FT-IR and 1H-NMR.SEM micrographs show that both silica spheres within the templates and pores in the 3DOM polystyrene are arranged in highly ordered fashion,and the shrinkage of the pores in the 3DOM PS is 24%.GPC curves show that the 3DOM PS possesses slightly lower Mn and narrow MWD compared with bulk one.This result indicats that living polymerization is different from non-living polymerizationin in the confined space.  相似文献   
140.
阿特拉津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阿特拉津(Atrazine)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粒径约210nm的阿特拉津纳米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微球.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4.Scatchard分析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微球存在两种不同的结合位点,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和平衡离解常数(Kd)分别为Qmax1=38.08μg/g,Kd1=0.2489μg/L,Qmax2=310.33μg/g,Kd2=6.6269μg/L.此方法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阿特拉津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