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0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2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用三溴络合物溴加成方法,研究苯乙烯分散聚合反应过程中单体转化率,研究结果发现,稳定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浓度对单体聚合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很大,当稳定剂用量低于0.2g/L时,苯乙烯的转化率很低,而当用量高于0.25g/L时,单体转化率大幅度提高,说明稳定剂既起到稳定成核的作用,还影响自由基的活性,增加苯乙烯浓度会提高单体转化率,介质的组成对单体转化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22.
1,3-二氧庚环及其衍生物在制备功能高分子材料方面具有重大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与其相关的均聚及其与烯类单体共聚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它们的聚合机理和所得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23.
丙烯酸酯/双官能团共单体无皂乳液聚合的成粒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少量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钠盐(ZA-6)存在下,MMA/BA无皂乳液聚合成粒过程,发现聚合初期产生的初级粒子消失后,2次周期性地产生小粒子,经分析,是新的成核作用产生的,特称为周期成核现象,表明在聚合的中晚期,成核过程并未真正结束,百是处于成核一聚并的动态平衡之中。  相似文献   
124.
以工业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 ,根据聚合反应动力学 ,建立了完整的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的机理模型。利用现场工况数据 ,模型可以实时预报醋酸乙烯的转化率、各组分物料浓度、聚醋酸乙烯聚合度等重要参数。利用离线的人工分析数据、在线粘度计以及工艺规范等实际操作数据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5.
126.
本文利用环氧丙烷开环聚合的基本理论,推导出表征环氧丙烷链转移常数C_M与平均聚合度的关联式,据此提出了较简便可行的测试C_M值的方法,并与作者曾提出的环氧丙烷链转移常数的经验式:C_M=1462·exp(—3991.1/T)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指出了该实验测定值的精确程度。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将经预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薄膜浸入HCl、氧化剂和苯胺的水溶液进行化学聚合制得了高度透明和导电的PAn(聚苯胺)/PET复合薄膜.这种技术是获得透明导电高分子薄膜的一种优良工具.本文提供的数据可能会促进PAn/PET复合薄膜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材料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8.
TL生根剂促进4种观赏植物插条生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报道了我们筛选的TL生根剂对含笑、绒柏、菊花和毛叶杜鹃4种观赏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TL生根剂能明显提高插条的生根率和每插条根数,且根长,分枝多,生根效果显著好于IBA.  相似文献   
129.
130.
The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the hyperbranched polymers formed from the self-condensing vinyl polymerization with unequal reactivities was derived and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or the second moments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variable of the conversion of B^* groups. The various average degrees of branching can be designed by suitable values of reactivities ratio (r) and the conversion of A group (x). In order to reach the maximum degree of branching at a specified x, r needed is dependant on the value of x. The higher the x, the less the r needed is for the maximum value of degree of branching. At the end of the reaction, the maximum degree of branching reaches 0.5 with r=2.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