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9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135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107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372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分子印迹在氟喹诺酮类药物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本体聚合法,以环丙沙星和沙拉沙星互为模板分子合成了环丙沙星和沙拉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性能及作为色谱固定相的分离及影响因素.将制备的分子印迹固定相用于HPLC,该固定相对模板分子有特异性识别能力,达到了预期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242.
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3-丙烯酰氧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AMO)和3-[2-甲氧基(三乙氧基)]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MEMO)的共聚物PAM. 通过1H-NMR谱图计算发现:AMO结构单元在共聚物中所占的比例均低于根据投料比计算的理论值. 把这些共聚物和LiTFSI复配后通过BPO引发自由基聚合可交联成膜,利用交流阻抗法测试了其离子电导率,其中MEMO含量最高的PAM33电导率最高,30℃时达1.44×10-5S/cm ,80℃时达1.25×10-4S/cm. DSC测试结果显示,共聚物中MEMO的结构单元含量越多,其Tg越低,越有利于导电.  相似文献   
243.
针对S/P二元复合体系在油层岩石上的吸附问题,利用室内仪器等检测分析方法,对无碱二元复合体系在润湿和非润湿大庆油砂吸附后活性剂体系浓度、界面张力进行了测定评价.结果表明:二元体系表面活性剂在大庆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为“S”型,最大吸附量为2.43mg/g;更换油砂单次吸附时,吸附次数增加,界面张力增加,活性剂浓度降低;,二元体系经聚合物和污水浸泡的油砂第三次吸附时界面张力由10-3mN/m上升到10-1mN/m;多次吸附对二元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很小。随着吸附次数的增加,活性剂浓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44.
采用高温裂解、碱吸收、氧化法将高分子抗静电剂中的硫(S2-)转化为为硫酸根(SO42-),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SO42-的量,从而得到抗静电剂中硫元素的含量.方法高效、灵敏、选择性好.硫检出限为0.28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1%~2.4%;回收率98.9%~100.7%.  相似文献   
245.
以Pb~(2 )为模板分子,以巯基壳聚糖为功能单体合成了交联巯基壳聚糖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研究其合成、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表明: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抗酸性提高了,且保留了对Pb~(2 )良好的吸附性和识别选择性.  相似文献   
246.
为制备液晶聚芳酯,本文用DSC研究二元芳酰氯与二元酚的熔融缩聚反应。测得芳酰氯与邻氯对苯二酚反应的温区均在芳酰氯的熔点附近。并观察到当2.6-萘二甲酰基占大分子链中芳酰基总量的40%以下时,聚芳酯熔点较低;反之,熔点明显上升。于200℃、N_2保护下常量合成了一系列主链结构不同的全芳香型聚酯。讨论了单体结构和配比对聚芳酯液晶性的影响。对结构为的聚芳酯进行了分析和表征:Cl含量、IR、TG、DSC和热台偏光显微摄象的测试结果,表明该聚酯有如下特性: (1)T_g=155℃,T_m=180℃,T_n=310℃(向列型液晶态转变温度)。(2)在310—460℃范围内呈热致性向列型液晶态而不存在各向同性转变(T_i),其T_i>T_d。  相似文献   
247.
简述可降解聚合物的降解机理及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可降解聚合物的降解时空性研究,可控光-生物降解的降解性研究,合成及加工 改进仍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48.
对振动筛板鼓泡塔(简称R.P.C塔)第一阶段终时形成气泡体积及气泡直径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用数学分析方法推导了第一阶段终时气泡体积及气泡直径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49.
酞菁铜磺酸掺杂聚苯胺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直接耐晒翠蓝GL为原料,合成了酞菁铜磺酸,并用其对本征态聚苯胺分别在水相和油相中进行掺杂,获得了具有酞菁功能基分子结构的聚苯胺.该聚合物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能和成膜能力,电导率可达到8S/m.利用红外谱图证实了所合成产物的结构,紫外吸收分析也表明用酞菁铜磺酸掺杂聚苯胺后,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都具有较强的吸收,有可能大幅度地提高其光电导性能.  相似文献   
250.
通过粘度、电导率、表面张力以及紫外吸收光谱等手段,研究水溶性中性聚合物聚乙烯醇(PVA)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VA与CTAB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体系表现出异常的粘度行为,显示出一定的电粘效应,并导致其混合溶液的最大紫外吸收峰发生了红移,未观察到PVA的加入对CTAB溶液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