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9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23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nabarites belong to small shelly fossils (SSF), which occur widely in the Lower Cambrian strata of Yangtze Platform in South China. They are phosphate shell in composition and represent the earliest stage of the Cambrian bioradiation of Bilateria, the so-called “Cambrian Explosion”. In this study, we attempted to separate Anabarites fossils from Lower Cambrian dolostones, and we obtained samples of both the fossils (SSF) and the granular phosphates (GP). Isotopic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on samples of SSF, GP, and matrix dolostone (DH-2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δ30Si values of the quartz filling in fossils celoms, and the siliceous materials in granular phosphates are -0.6‰ and -0.7‰,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normal sedimentary siliceous rocks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strata (0—0.7‰) as reported by Li et al., bu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ata for siliceous rocks and cherts of submarine hydrothermal origin. It is likely that a later hydrothermal replacement could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SSF-bearing sedimentary rocks. The oxygen isotope values of the phosphate of SSF and GP are 16.8‰ and 17.0‰, respectively. These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eoproterozoic phosphate ores (10.9‰—13.9‰) as reported by Ling et al., hence, late diagenesis and hydrothermal replacement may not have caused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oxygen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the small shelly fossils, and the calculated temperatures (25.4—26.3℃) for palaeo-seawater using a SSF phosphate oxygen isotope thermometer are therefore considered here as the upper limit of seawater temperature in the Early Cambrian ocean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相似文献   
102.
多孔硅吸附荧光素钠的光致发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室温下,将多孔硅浸泡于不同浓度荧光素钠溶液中,取出晾干后对多孔硅光致发光谱(PL)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L谱强度随荧光素钠浓度的增大而减弱,但浓度达到一定值得其强度不再减弱。  相似文献   
103.
利用火花光谱法定量检测了硅铋样品中质量分数为30%的元素硅,分析结果表明,相对误差不大于8.4%,相对标准偏差为5.9%,方法是简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硅氧化法钢水提温的反应规律,它升温过程快而且平稳,用量在1kg/t时升温能力为23.9℃,与铝的升温规律相似但升温能力稍低。  相似文献   
105.
反应烧结碳化硅的显微组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生坯进行硅化处理后得到的反应烧结碳化硅的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用α-SiC+C粉的混合物作为生坯,SiC相的体积分数随生坯中wC的增加而增加,但过大的WC将使硅化后的试样出现残碳;选用碳毡作为毛坯,反应烧结碳化硅的显微组织特点是C/SiC反应生成的碳化硅颗粒均匀细小,并呈线状分布在游离硅中,浸渍过树脂的碳毡硅化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特点是反应生成的碳化硅颗粒粗大呈不均匀分布。X射线衍射结  相似文献   
106.
本工作通过对过去测定铝在硅中的固溶度的部分文章和数据较详细的分析,采用液相外延方法在温度区域700℃到1000℃之间,测得固溶度界于4×10~(18)~1.5×10~(19)atoms/cm~3,计算出相应的分凝系数,推得硅熔点1415℃的分凝系数为1.8×10~(-3),微分溶解热0.6eV。  相似文献   
107.
指针式万用表保护电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万用电表实验中,学生往往做出不当的操作,严重时产生烧毁万用电表内部电路电阻的现象。文章分析了可能出现烧毁电表电阻的各种情况,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设计了相应的保护电路,有效地保护了万用电表,提高了学生实验的保障性。  相似文献   
108.
利用均化矾土和电熔莫来石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碳化硅,以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窑口浇注料。通过其与现场刚玉-莫来石质浇注料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4.8%的加水量以及粒度分布系数为0.34的新型浇注料具有较高的体积密度和常温强度;新型浇注料1 400℃在基质中原位形成了大量的莫来石相使其高温抗折强度提高了10倍,高温下在基质部分生成的原位莫来石与原料中引入的柱状莫来石呈网络交叉结构,使其4%荷重软化温度提高了200℃以上;在新型浇注料配方中的电熔莫来石及碳化硅细粉,均起到了提高材料的热震稳定性及高温耐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基于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NoC)技术的众核处理器正成为当前高性能处理器的设计焦点.传统的调试系统结构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众核处理器体系结构,众核处理器中踪迹数据传输、调试事件传播、时间戳同步等方面均面临重大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高带宽、低资源消耗的独立调试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减少长互连线,提高了调试通道工作频率,以较少的互连线即可实现高带宽传输通道;同时调试组件采用分布式的对称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在踪迹数据传输结构中,提出了一种带宽平衡的非侵入式踪迹数据导出方法,该方法通过软硬协同方式来配置踪迹通道仲裁的权重值,降低硬件复杂度.在调试事件的传播上,构建了与片上网络拓扑一致的事件传播网络,该网络在易于物理实现的同时具有事件传播延迟低的特点.在时间戳的同步方法上,提出了一种通过软硬件协同的时间同步方式,以很小的硬件代价实现了较精确的时间戳同步.  相似文献   
110.
为分析硅压力传感器基座受力变形对传感器输出性能的影响,首先利用弹性力学理论和板壳理论分析推导了压力传感器方形膜片应力分布,为力敏电阻在应变膜上的布置提供依据;再利用ANSYS进行分析模拟,探究了传感器基座结构变形对应变膜应力差的影响;然后针对减小基座受力变形对芯片受力的影响,对基座结构进行适当优化,并对比仿真分析的结果;最后通过实验测得优化前后的传感器输出数据.结果表明,传感器基座结构优化后,传感器硅芯片中心最大变形量从2.172μm降低到1.819μm,输出误差从0.95%下降到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