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5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19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一般的光路进行调制来测量微小偏转角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双重调制的方法,对平面偏振光的微小偏转角进行了精密的测量.这种方法利用两个磁光调制器分别对光路和信号本身进行调制,既有效增强了测量信号,又可消除由起偏器和检偏器引起的角度误差,抑制背景光对实验的影响.本实验系统的分辨率已达到2.73×10-8 rad.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噪声,给出了提高整个实验系统的分辨率可能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玻璃生产厂能够统计损坏玻璃的数量,掌握原材料的使用情况.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提出以PC机为平台、工业控制软件一组态王6.5为测量检测核心,采用接近开关和光电开关为传感器的计数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中的玻璃数量和横切刀次数的自动检测以及对成品玻璃(包括协议品、改裁品)、损坏玻璃数量的准确记录。为提高企业效益和有效利用企业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水溶性碳纳米管增敏方波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羧基化水溶性碳纳米管(CNT)作增敏剂,用方波溶出伏安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 mol/L的盐酸底液中,Pb2 在-0.46 V左右出现灵敏溶出锋,峰电流在Pb2 浓度为2.0×10-9~1.0×10-8 mol/L 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μA)=9.6656 0.6407 c(10-9 mol/L),相关系数为0.9985.检出限为1.0×10-10 mol/L,回收率为96%~104%.该方法适用于痕量铅的测定,灵敏度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4.
Titanium alloy scaffolds have recently gained substantial interest for the treatment of critical-size bone defect, particularly along with the maturity of the 3D printing technology that is capable of turning scaffold design ideas into real implants. As titanium alloys lack surface osteogenic activity, for improved biological performance of such scaffolds, surface modification is necessary. Various coating materials and coating methods have been explored.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unique surface modification method to provide the surface of 3D printed titanium scaffolds with nano-sized structure and bioactive agent. Uniform, ordered TiO2 nanotube arrays were formed by applying two-step anodization, and then mesoporous bioactive glass (MBG) was loaded into nanotubes. The results of in vitro immersion testing showed that bioactive ions, i.e., Si and Ca ions, could be steadily and continuously released from MBG into basal medium. The assessment of the responses of hBMSCs confirmed that the surface-modified scaffolds supported the adhes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hBMSCs, indicating good surface cytocompatibility. The developed method of combining surface nanostructure and bioactive agent could be used as a new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osteogenic activity of 3D printed titanium alloy scaffolds.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石英玻璃激光热辅助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和砂轮磨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热辅助磨削可以提高临界磨削深度、石英玻璃的表面磨削质量及效率.激光功率对激光热辅助磨削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但不呈线性关系,最优激光功率为175W,对应粗糙度为0.262.通过激光辅助,实验过程中玻璃脆性下降,塑性提高,实现了石英玻璃的塑性域磨削,减轻砂轮磨损,降低了磨削表面的剥落坑.  相似文献   
996.
The laser-induced effects on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chalcogenide glass(Ch Gs) have been present in a glassy system of Se–Te–Sn–Cd for possible applications in optics and optoelectronics such as light-controlled capacitance-based touch displays. The temperature/frequency dependence of dielectric relaxation before and after laser exposure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laser sources of different wavelengths(405 nm, 532 nm, 690 nm, and 785 nm). The result showed the presence of laser-induced residual effects on dielectric properties(dielectric constant/loss and a.c. conductivity) after the exposure of continuous-wave laser sources of chosen wavelengths.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modification in the meta-stable state due to self-organization is the feasible mechanism of observed persistent light-sensing effects.  相似文献   
997.
谭军  董权  邓攀  张帆  冯中学 《自然杂志》2019,41(4):287-293
金属玻璃是一种新型亚稳态金属材料,具有一系列优良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然而在高温或室温长期使用条件下,金属玻璃易于转变为更稳定、更低能量状态的晶体材料,已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瓶颈之一。研究金属玻璃的退火对其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常规退火与"机械退火"对大块金属玻璃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退火时,密度、剪切波速度、纵波速度和弹性模量随退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在结构上不同程度的原子重排所致;大块金属玻璃在低于屈服强度的恒定应力下"机械退火"密度增加;卸载载荷室温下时效处理超过30天后,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均降低,并且在塑性阶段锯齿状塑性流动的幅度增加。这个结果可能对于深入理解大块金属玻璃的结构和塑性变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单辊快速凝固技术,以4种冷却速度制备Mg86.33Ni12.67Y1非晶合金,并在Tg以下进行低温退火.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及扫描电镜(SEM)研究该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及低温弛豫过程中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非晶合金的过冷液相区宽度△Tx和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最大值分别为41.05 K和0.517 1,且随冷却速度的提高,△Tx表现出增大趋势,说明其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逐渐提高;低温退火时随退火温度逐渐升高,其非晶漫散射峰最大强度所对应的20值逐渐增大,表明原子的邻间距逐渐减小,非晶内部发生结构弛豫,导致拓扑结构不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999.
以差示扫描量热仪作为热分析手段,测量调制初乳清的冻结曲线、最大冻结浓缩条件和玻璃化转变线,并使用Chen、Gordon Taylor模型对冻结曲线和玻璃化转变线进行非线性拟合,从而得到简化的调制初乳清粉的状态图,并对状态图进行贮藏条件分析. 结果表明:Chen、Gordon Taylor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调制初乳清的冻结曲线和玻璃化转变线,调制初乳清的最大冻结浓缩融化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23724 K和22624 K. 状态图对选择合理的调制初乳清的脱水干燥工艺和调制初乳清粉的贮藏条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块体非晶合金具有比各种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物理、化学、力学性能及精密成型性,因而一直是材料科学与物理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讨论了该领域中存在的一些基本的问题,并从成分结构条件、热力学条件、动力学条件等方面阐述了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机制,介绍了块体非晶合金优异的性能和应用前景,并扼要介绍了块体非晶合金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