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70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文章从符号及艺术符号入手,对中国传统室内设计中的主要元素与符号和艺术符号的关系,以及将它们进一步符号化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论述了运用中国传统艺术符号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力图将中国传统的艺术符号进一步符号化,为中国现代的室内设计提供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的思考方向,使中国现代室内设计更具民族性、文化性与社会性。  相似文献   
82.
《宠儿》这部小说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方面关系的叙写,以生动的情节、细节和场面的描写,真实地展示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和生存状态,揭示出了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意蕴。小说具有厚重的思想内涵和高品格的审美价值以及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
庄子对腿脚这一肢体符号的把握,既承续了诸子对身体意象的一贯重视,也从与当下的联系中缩小对身体的聚焦范围,仅仅从肢体角度切入,折射出庄子对所处社会的无情控诉、对芸芸众生的深切关怀、对超脱万物之"道"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84.
确定椭圆曲线的有理点(尤其大整数点)是数论与算术代数几何中十分有趣的问题。尤其椭圆曲线在密码学等方面的应用中,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构造不同的椭圆曲线。本文在这类椭圆曲线y2=(x+a)(x2-ax+p)中找到了一族有大整数点的椭圆曲线。同时得到了这族椭圆曲线有整数解的充要条件,且给出了8条椭圆曲线的大整数点。  相似文献   
85.
以京剧服饰艺术性的文本语境为出发点,从美术学角度出发,运用符号学分析方法,探寻了其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在色彩、图案、款式上的艺术特点、美学特征及规律.指出京剧服装是京剧舞台人物塑造的重要艺术手段,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种存在原则,一种精神实在,一种艺术美学,从而使人们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京剧服饰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6.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还原诗歌之美,品出诗歌之味。本文将从诗歌的韵味、意味、情味及未竟之余味四个方面来论述"诗之味",从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和结合意象分析,并对语言进行赏析,再结合想象来挖掘"诗之味",使诗歌教学更有诗味。  相似文献   
87.
设D为奇素数,运用平方剩余、同余式、乐让德符号的性质等初等方法得出了Diophantine方程x3-53=2Dy2无x≠0(mod 5)的正整数解的两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8.
《聊斋志异》的足与绣鞋反映了民族特定的文化心理,是意义丰富的性文化符号,足是女子身体最隐秘和最神圣的部位,是男-k-~N调情的性感地带。绣鞋暗示着性,有时候象征着女子的贞洁,是男女之间常用的定情信物。《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立足于社会现实,在作品中利用这两种性文化符号推动故事情节,改变人物命运,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89.
董祥南 《江西科学》2014,(2):202-203,266
计算了几条模椭圆曲线,找出了这些模椭圆曲线上的所有格点,并证明了几类模椭圆曲线上没有格点。  相似文献   
90.
生态诗歌的现实主义考察,是以生态诗歌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厘清生态诗歌的存在是以客观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批判破坏生态环境的行径、痛切家园失守、呈现生命意识为切入视角,着重分析生态诗歌的现实形态。通过对生态诗歌的考察,反思诗歌介入现实的方式和尺度,提出既不能强调生态诗歌的现实性而忽略诗歌本身的诗性,也不能强调诗歌技艺而不顾客观生态环境,主张要在现实性和技巧性的完美融合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