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47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翻译中的补偿就是用译入语语言形式补足在转换原文语言形式时造成的语义损失.补偿手段在唐宋诗词英译时常用.  相似文献   
52.
清嘉道间的“湘学复兴之导师”邓显鹤,一生以整理乡邦文献为己任,倾力从事搜讨、整理、编撰并刊刻了《沅湘耆旧集》、《楚宝》、《宝庆府志》、《船山遗书》等大量湖湘文献;兼工诗古文,有《南村草堂诗钞、文钞》传世;又以纂述与教育相始终,振拔寒孤,教泽在人。  相似文献   
53.
西方悲剧人物往往是出众的英雄,有着明确的具有挑战性的意志,能够积极地行动,主动地控制局面,有力地将冲突推向高潮,并在自己蒙受痛苦的同时,给对手以致命的打击;其灾难性结局是人物自愿选择的,是自觉的意志的实现,没有多少遗憾,无需善恶报应的介入。中国悲剧的善良弱小的主人公往往没有往外扩张的自觉意志,甚至连防人之心也没有,主动的出击非常有限,只能被动地忍受迫害,无法在剧烈的对抗中给对手以有效的打击;其遭遇不是主人公自愿选择的结果,是外力强加给他的,需要报应的方式平息人们的愤怒之情。中西悲剧的不同形态有着深刻的文化成因,体现了不同的德与福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有一股重新泛起之势。咎其表现,主要是否定与社会主义相关的历史,实质是主张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作为一种以唯心史观为基础的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有一定的时代烙印,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55.
道德信仰的问题研究成为当前道德哲学、宗教伦理学、道德教育学的焦点问题,但是诸多认识层次和视角造成其内涵和外延多不一致,理论观念的混乱造成了问题解决的障碍。在此,我们试图从道德信仰其本体的构建着手,进而厘定道德信仰的历史存在,希望以此对道德信仰的历史存在作一粗浅的疏理。  相似文献   
56.
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颠覆了作者的主宰地位,带来了读者的解放与自由,但读者的自由并不意味着"文本之死".文本也在"作者之死"后获得了独立地位,焕发着独立后的生命力,产生了独立后的存在意义文本的多极意义与诗性意义.确认文本的独立性不仅保证了读者的自由,也将带来作者的复活.  相似文献   
57.
身为"古文运动"领袖的韩愈,其诗歌的光彩常为文章所掩,然而韩愈诗歌对唐诗的发展、宋诗风格的形成、元明清诗歌的承继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韩愈的诗风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韩愈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中,其诗风从清新雄豪到奇崛瑰怪再到古朴清新,天赋个性、创作心态、社会风尚等是其在人生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诗歌风格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8.
文章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阐明理想气体性质和压强的本质。根据气体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可以推导出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从而可以说明理想气体压强的微观本质。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器壁连续不断地碰撞结果产生的。  相似文献   
59.
《宠儿》这部小说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方面关系的叙写,以生动的情节、细节和场面的描写,真实地展示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和生存状态,揭示出了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意蕴。小说具有厚重的思想内涵和高品格的审美价值以及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0.
从文化维度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要义。其结合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两者在理论品格、文化共性和文化精神上的相似相通是实现结合何以可能的文化根基。其结合产生了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又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