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7篇 |
免费 | 49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20篇 |
教育与普及 | 1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12篇 |
综合类 | 605篇 |
自然研究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株粒重构成因素对大豆高产育种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河南大豆为材料,用生物统计方法研究了株高、株有效荚数、节粒重,株茎重、粒茎比和每荚粒数等株粒重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株高,节粒重、株有效荚数、粒茎比和株粒重呈正相关,环境相关较小,说明其间的关系主要受遗传因子控制,可以作为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选择指标,其对大豆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节粒重、株有效荚数、粒径比等,因此,在合理密植的条件下,提高株有效荚数和节粒重,适当增加粒茎比有利于预大豆高产育 相似文献
72.
曼氏无针乌贼胚胎发育与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3年以来,通过对乌贼人工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解决了乌贼胚胎发育、苗种繁育、成体快速养殖和当年生乌贼秋季育苗的关键技术,以期为乌贼的产业化发展及舟山渔场渔业资源的修复提供技术支撑.2006年利用乌贼仔三代和野生受精卵共6 810粒;孵出稚乌贼5 855头,孵化率为86.0%;获胴长20 mm的幼乌贼4 182头,培育成活率为71.4%;获胴长92~130 mm,体质量106~219 g的乌贼2 885头,养殖成活率为69.0%;通过乌贼的快速养殖与生殖调控,1 000头当年生乌贼秋季产卵151.6 kg,合97.02万粒. 相似文献
73.
发酵床养殖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养殖技术.在专门的发酵床猪舍内,填入有机垫料,利用有益菌发酵降解猪的排泄物,可达到零排放的目的.推广应用该技术不仅可以增强猪的抗病能力,还可以提高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同时显著提高农村污染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74.
斑鳜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斑鳜养殖产量低的问题,通过从池塘选择、苗种培育、养殖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入手,将养殖成活率提高到90%,平均尾质量0.42 kg,为斑鳜的高效养殖提供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75.
南黄大麦系辐射突变选育而成。植株前期叶色浅黄,后期淡绿,是一种稀有的黄化型大麦。南黄大麦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大麦的基因库,而且在遗传、核质关系,超微结构、光合作用等方面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创造水稻新种质的必要性、促进水稻遗传改良的可能性和培育超级稻新种质的方向性。随着离子束生物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它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其技术思路可以用“诱变介导,生殖发育,倍性变化,特异种质”这16个字进行概括。 相似文献
77.
烟草杂种优势及杂交制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摘要综述了烟草杂种优势利用与杂交制种技术的进展,概括了烟草杂种优势的各种表现,着重介绍了我国烟草杂交制种所取得的成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烟草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8.
牛海金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10):281-282
阐述了香椿的生态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及繁育技术,详细介绍了香椿蔬菜露地移植栽培与日光温室定植栽培的方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79.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繁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1997年3月~7月,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褐马鸡(Crosoptilormantchuricum)的繁殖力进行了研究。已知其性成熟周期为365d,发情与配偶期在每年3月下旬,营巢与产卵期在4月,窝卵数8.02枚,孵卵期27±1d,孵化率96.00%,成活率96.67%,每年参加繁殖的个体数占种群数量76.20%。繁殖力为2.85只/年。 相似文献
80.
时明芝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
从林木良种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林业的作用和意义出发,结合聊城地区的特点和现状,重点阐述了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林木良种工作,从政策、投资和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