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2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在随机加的圆柱形刻痕器作用下氮化铝的行为,模拟了应力场的整个扩展过程,结果显示,主应力的方向总是处于不停的随机变化之中;而完全卸载时残余张应力的方向最终将趋向于平行于刻痕表面,残余压应力平行于表面,这将易于导致材料的分层断裂;最大塑性应变区并不在整个接触面下。  相似文献   
72.
在压应力作用下,岩石的塑性变形和损伤演化是相互耦合的。在热动力学基本框架下,建立了一个用于描述在压缩荷载作用下脆性岩石非线性力学行为的弹塑性损伤耦合模型。模型采用基于Drucker-Prager线性屈服准则,并同时考虑损伤软化效应的函数作为加载函数。此外,为反映岩石在压应力作用下体积变形从压缩到膨胀的转化过程,引入非关联的塑性流动方程。基于已有的损伤理论,建立含有塑性剪切应变的损伤准则。通过联立屈服准则和损伤准则的一致性条件,建立塑性和损伤发展的耦合关系。运用建立的模型对不同围压下大岗山辉绿岩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和试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3.
对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两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塑性加工生产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综述。目前在塑性加工中,神经网络较多地被作为非线性函数映射器,解决各种参量之间难于建模的复杂关系问题;而模糊逻辑则较多地应用于各种专家系统,通过对经验知识和行为进行描述与推理实现生产的优化调控。  相似文献   
74.
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低碳钢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了材料表面层的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初步探讨了应变量和应变速率对材料塑性变形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SMAT后样品表面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其表面层的应变、应变速率和应力沿厚度方向均逐渐减小,这与其微观组织相对应;塑性变形时的应变量和应变速率对于样品晶粒细化和处理后最终晶粒尺寸的大小起重要作用.在系统激振频率为50 Hz时,SMAT过程中样品最表面层的应变速率最大可达681 s-1.  相似文献   
75.
提出一种基于回收的磨损尺寸胀修恢复技术,并分析了胀修恢复后零件的残余应力分布.根据理想弹塑性厚壁圆筒理论,在零件的原始设计中预留胀修恢复几何结构,当某些贵重零件的外径关键尺寸因磨损而失效后,通过胀修恢复技术把它胀大到预定值,使之恢复到设计公差范围内.胀修恢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无污染、劳动强度小、不改变零件的表面形貌等优点,同时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并降低零件的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76.
损伤材料的热塑性本构关系及对柱壳破裂问题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应变等价原理和线性温升软化近似出发,得到了有关的材料参数的表达式.通过本构关系的内变量理论导出了一个含损伤和温度软化效应的增量型塑性本构方程.然后将所得到的本构方程应用于内部爆轰加载下钢管的破裂问题中,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流程.进行了具体的数值计算并分析了有关规律.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77.
为揭示舰船底板在水下爆炸载荷下的变形机理,设计水面浮体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考虑近距离爆炸球面波效应,得到了模型获得的冲击波能量. 将聚偏氟乙烯计测得的壁压时程作为浮体模型的输入载荷,并计及模型浮力的变化,得到了模型的最大动能. 考虑膜力拉伸应变和弯曲应变的耦合效应,使用拟合的底板挠曲面函数,得到了模型底板的塑性变形能. 将模型的动能与塑性变形能之和除以冲击波能与气泡能之和,得到了模型的能量利用率. 结果表明:能量利用率随量纲一的数Φ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Φ在50~90时,浮体模型对水下爆炸能量的利用率达到最高,达到20%~30%.   相似文献   
78.
对热障涂层组合筒进行了热弹塑性极限分析,导出了热弹塑性应力分布的计算式,分别就基体内层开始进入塑性及整个基体完全处于塑性两类极限状态下,得到了极限温差,并就 Zr O2 Ti - 6 Al- 4 V 陶瓷热障涂层给出了计算结果,为热障涂层材料设计时参数的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9.
通过分析注塑制品顶件痕缺陷产生的原因,从注塑成型工艺、模具设计、模具抛光工艺、钳工配模工艺方面就消除顶件痕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0.
H型钢多道次粗轧工艺过程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现有型钢轧制工艺的合理性,必须综合考虑轧件的微观组织演化、轧制力等多方面因素.为此,文中提出了针对H型钢多道次轧制过程的综合数值分析流程,通过热模拟实验和金相观测,建立轧件材料的高温屈服应力模型及奥氏体再结晶预报模型,并构建基于网格重构的多道次仿真分析方法.对某11道次H型钢多道次粗轧过程的仿真计算表明:轧制力的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现有多道次粗轧工艺对轧件腹板的晶粒细化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