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8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12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58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338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根据试验研究结果以及钢纤维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特点,建立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深梁斜截面破坏模型,并运用塑性分析方法建立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深梁相衔接的统-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塑性计算公式,该公式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2.
快速成型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快速成型技术的成型方式、成型特点和应用状况,指出立体光固化(S LA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分层实体制造(LOM )、熔积成型(FDM)是目前使用的几种主要成型方式,并对它们的成型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3.
为了攻克污染率居高不下这一难题,摆脱了传统香菇栽培采取完全熟料,绝对无菌的培养模式,并结合发酵料栽培其它食用菌的原理,以香菇发酵料为基质,采用不同的热力处理方式,对香菇菌丝和两种主要霉菌进行接种培养,结果表明香菇发酵料经100□热力处理0.5至5小时,可有效抑制两种主要霉菌的生长,同时对香菇菌丝生长发育无明显不良影响.这一结论将会使香菇代用料袋栽建立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4.
Large Deflection Buckling Spring-Piece (LDBSP) refers to the deformation of an end-fixed flat spring-piece under normal loadings. Plastic deformation usually appears in LDBSP.The static characteristic curve is very particular, because within its linear deflection region, the spring constant can be designed to be any value from minus to plus. With its obvious advantages of large liner deflection range, low spring constant, etc., the LDBSP has now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to the exciting device, low-frequency shock absorbers and so on. The static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LDBSP belongs to the nonlinear problem of an arch with varying section.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it theoretically. The formulae for designing LDBSP have not been set up yet. In this study,the authors apply similarity theory to analyze the liner deflection range A and the spring constant K, and derive the relationship of similarity criterion, finally obtain a set of formulae for designing LDBSP by model test and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which can be applied in engineering design.Through the research, it is proved that it is unnecessary to keep geometrical similarity of spring-piece shape. This fact extends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formulae. The proposed formulae for designing LDBSP thereby can be applied for any dimensions within the range allowed.  相似文献   
125.
Fracture toughness is very important when applying Damage Tolerance Design and Assessment Techniques. The traditional testing approach for obtaining fracture toughness values is costly and time consuming.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fracture toughness of ductile metals, the fracture mechanics theory, materials plastic deformation theory and materials constructive relationships are employed here. A series of formulae and a theoretical approach are presented to calculate fracture toughness value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in the plane stress and plane strain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test results, evaluated values have a good agreement.  相似文献   
126.
注蒸汽吞吐井井筒应力的数值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注蒸汽吞吐井井筒温度场的计算结果引入井筒应力分析模型中,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计算了不同约束条件下的井筒应力。计算结果表明,最大热应力都发生在套管内壁,且超过了N80套管的热弹性屈服极限;最大热膨胀都发生在温度变化过渡区,当套管周围掏空时,其热应变达到了2%,远远超过材料弹性极限应变值(0 3%),这是导致热采井套管变形损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7.
针对蒸汽驱恒定式注汽速度驱油效果差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SO(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算法的蒸汽驱振荡式注汽速度优化方法。该方法建立了蒸汽驱注汽速度数学模型,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此模型进行求解并优化振荡式注汽速度,最后得到蒸汽驱振荡式注汽速度最优方案。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引入混沌优化算子产生初始解,依据各粒子适应值的距离,完成对各个粒子的自适应变异,同时引入极值扰动算子对个体历史最优值和全局最优值实施随机扰动,加快了收敛速度,提高了种群的可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 所建立模型准确,优化算法有效。通过此方法可指导蒸汽驱注采方案合理编制,指导蒸汽驱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28.
RSA算法的安全性依赖于模幂和模乘运算,但是由于模幂运算太耗时间,一直使得RSA算法难以广泛应用,因此如何提高RSA运算中的模幂、模乘运算速度至关重要.对RSA加解密基本原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结合当前针对RSA算法的攻击手段,提出抵御这些攻击所应考虑的因素,从而对传统的RSA算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9.
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机分层稀燃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对置活塞二冲程汽油机缸径小、冲程长的特点,提出了进排气侧非对称喷雾方式,并采用AVL-Fire软件对喷雾方向进行优化,实现全负荷工况下的缸内均匀混合;同时研究了部分负荷工况下二次喷射对分层混合气形成和稀燃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侧喷射角增大有利于提高缸内混合气的均匀度,排气侧喷射角增大会导致燃油蒸发率降低;二次喷油比例影响分层混合气浓稀区的分布,二次喷油时刻影响缸内混合气稀区的均匀性.当进气侧喷射角为30°、排气侧喷射角为15°时,选择第一次喷油时刻为220℃ A,第二次喷油时刻为270℃ A且二次喷油比例为20%,可有效组织混合气分层.在部分负荷工况下,采用分层稀混合气相比均匀稀混合气的火焰发展期缩短约30%,快速燃烧期缩短约15%.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对L油田长期的注聚跟踪分析研究,总结了海上油田早期注聚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动态生产特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剖析了影响油田聚驱效果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油田今后的调整以及早期注聚在海上油田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