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238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91.
先对松花粉进行脱油、水提、冻干,获得水提物冻干品,再与缺陷型大肠杆菌菌液进行混合,稀释至终质量浓度为0.5,1.0,2.0mg/mL,喂食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线虫).通过测定线虫的寿命、产卵、吞咽及运动能力,确定松花粉水提物对线虫无明显毒性作用;通过10mmol/L过氧化氢体外氧化压力诱导线虫,确定0.5,1.0,2.0mg/mL松花粉水提物对线虫体外氧化压力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2.
根据油松的生态习性,对森林公园油松大树的立地条件进行土壤改良、针叶上喷洒生长调节剂等方面的试验,结果显示:油松大树复壮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3.
【目的】分析并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马尾松适宜分布范围,探讨影响马尾松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马尾松潜在分布区种质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以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记录的马尾松分布数据为基础,利用MaxEnt模型及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3软件探讨马尾松当前地理分布特征及其潜在分布区,并针对代表性浓度路径(RCP) 2.6及RCP 8.5两种气候情景下未来(2050年和2070年)马尾松适宜分布范围及主要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当前马尾松高适生区覆盖的地区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线以南。浙江、福建、江西、湖北西南部、湖南、重庆、四川东南部、贵州北部、广西中部、广东北部等地区为马尾松主要分布区,海南、云南及台湾等地为零星分布区。在未来气候情景下,马尾松适生区向我国北部地区迁移,包括河南西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河北东部、山西南部等地区,而在云南南部零星地区不会再有马尾松自然分布。在未来两种气候情景4个条件中,相同RCP情景下,不同年限各适生区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相同年限的不同RCP情景对应的各适生区面积变化存在明显区别,RCP 8.5的影响要高于RCP 2.6。影响马尾松地理分布的主导生物气候变量为年均降水量、最干月降水量及平均气温日较差,且降水较温度的影响更大。【结论】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马尾松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分布区主要集中于当前分布区北部。应以当前马尾松适生环境为基础,针对当地气候类型、土壤条件等环境因素合理建立保护区,以便马尾松能够顺利适应新环境。  相似文献   
194.
围绕中国马尾松遗传改良从20世纪50年代末的起步,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全面发展,到21世纪后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融入提升,较全面回顾了60多年3代人坚持不懈的科研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着重总结南京林业大学马尾松课题组牵头或参与的优良种源筛选、优树选择、母树林与种子园营建、无性系选育、材性遗传改良、现代生物技术辅助育种等相关研究工作,及其创新与引领性作用、对社会的贡献和遗传改良经验。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针对马尾松树种特点、现有研究基础及社会需求、结合生物学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该树种的相关研究展望,认为未来该树种的遗传改良应围绕种质资源、多目标选育、家系与无性系林业需求、常规与现代生物技术融合等方面展开,同时需侧重抗松材线虫病、纸浆材、高产脂良种选育,将基础性和前沿性研究融入常规育种等领域,从而使该树种的遗传改良推向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195.
红松体细胞胚胎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个红松家系未成熟合子胚为材料,首次建立了红松体细胞胚胎(somaticembryo,SE)培养体系,为红松人工种子培育苗及基因转化奠定了基础实验表明:在GLH培养基上黑暗培养约6周后,5个红松家系未成熟胚的SE诱导率分别为46.31%、28.2%、26.57%、17.81%、9.652% 红松遗传类型、合子胚发育程度对SE诱导率影响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遗传类型和合子胚发育程度之间的交互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合子胚发育程度与培养基类型间、遗传类型与培养基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6.
赵素风 《太原科技》2012,(10):51-52
油松属松科,松属,是我国的特有树种,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油松根系发达,枝叶茂盛,保持水土能力强,涵养水源作用大,又具有耐旱,耐寒和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的特征。它自然分布范围宽,适应造林的立地广,经济价值高。油松的繁育主要采用播种育苗方法,介绍了油松育苗的种子处理,圃地选择和培育的具体技术。  相似文献   
197.
讨论了一类具有成比例收获的红松林模型,给出正平衡态全局渐近稳定以及极限环存在性的条件,研究了母树最大平衡态、生态经济平衡态以及最优收获问题,并给出相关问题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98.
湿地松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贮藏时间不同的21份湿地松种子的活力善,结果表明: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与田间成苗率呈显著负相关,超氧物岐化酶(SOD)活性、蛋白质含量、发芽旨数(GI)、峰值(PV)、发芽值(GV)、壮苗率(PSS)等指标与田间成苗率呈显著正相关。按照Perl等的平均生化指数法将上述指标作了数据处理,所形成的活力综合值(x)与田间成苗率(y)呈显著盯关(r=0.982),可以用  相似文献   
199.
大别山五针松木材结构与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6株大别山五针松的木材解剖特征、化学成分和包括热、电性能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并报道了该树种木材结构和材性。  相似文献   
200.
多效唑提高广西种源马尾松苗抗寒性的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原产地广西的马尾松种子,4月下旬在南京播种育苗,10月中旬以25和50mg·L ̄(-1)多效唑溶液淋灌处理,对松苗越冬有良好的效应,尤以50mg·L ̄(-1)处理的效果较为明显。在越冬期间多效唑处理苗的电解质渗漏率低于对照,超氧物歧化酶与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比对照显著增强,接近于抗寒性强的江苏种源马尾松苗。此外,多效唑处理苗的可溶性糖含量及生物量(包括根和茎叶的鲜重、干重)均明显高于对照,而五个月的高生长增加量仅为对照的79%和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