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7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39篇
系统科学   423篇
丛书文集   55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25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根据体育教学能力的基本结构,以及体操课程的任务和特点,运用专家调查法,制定了体操教学能力综合评价表。将该综合评价表在学生中进行了两轮的试用,证实了该评价表用于能力考核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文中也指出了在运用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2.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矿井井型的隶属函数,多层次影响因素树状模型及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提出了新的确定矿井生产能力的方法.对模糊数学应用于矿井系统参数设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3.
将作者近20年来对岩石单轴综合测试的数据列表,这些数据有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抗张强度、抗剪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内摩擦角等,并确定了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抗张强度的比值;还将岩石按其强度划分了等级,以资生产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34.
ITS中学生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在智能教学系统开发环境研制中提出的一种新的学生评价模型,该模型采用模糊数学的思想,考虑多种评价因素及其权值,利用模糊变换来判断学生的认知能力,以便更准确地予以实时帮助,文中同时给出了该模型的详细算法。  相似文献   
135.
本文以中、小型合成氨厂内部套管换热式合成塔内件技术改造为背景,试把内件改为轴 向四段原料气冷激式.用IBM-PC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现有生产厂合成塔耐 高压的外筒,改造其低压内件为冷激式的触媒筐,可以省去触媒层中的换热管和下部换热器,从 而增加触媒的有效装填空间,提高触媒装填率,对各种规模合成塔单塔生产能力都能获得较大幅 度的提高(可达120~160%).文中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参数和计算程序,经用引进的30万吨/年 的装置验证,各主要工艺参数的误差小于7%,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6.
137.
通过对PKXF—I型可调式旋缝节能喷嘴在20t/h锅炉除氧器上的工业应用试验研究,确认这种喷嘴运行稳定可靠,负荷适应性优良,除氧效果良好。尤其是在低负荷下运行时,其出水溶氧量仍完全达到GB1576—85《低压锅炉水质标准》中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8.
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压电微动步进器的运动条件和运动速度,结果表明加在步进器上的电压变化率的临界值不仅限制了步进器的最大运动速度,也决定了步进器的运动条件,所设计的步进器简单、可靠,并采取屏蔽措施,降低了用磁噪声。  相似文献   
139.
锥形旋转水射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出一种圆锥形水射流喷嘴,并对其结构特点及压力分布进行了分析,从理论和试验结果论述了影响喷嘴射流扩散角的结构因素,包括叶轮叶片的出口角和射流截面压力分布,文中引入喷嘴的几何特征数Ω来表征喷嘴的旋转强度,可用于衡量喷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0.
分析农业资源利用的生产史、认识史和方法史的辩证发展过程,探讨在农业资源利用的现代化进程中,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综合生态化农业的转变过程中,农业地理学研究所面临的新任务与新要求,提出了发展农业地理学新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及如何在具有鲜明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的现代农业资源高层次利用中发挥其作用等问题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